美文网首页雕刻时光——影评专栏看场电影
闯爷看《至爱梵高》: 不再为梵高心疼

闯爷看《至爱梵高》: 不再为梵高心疼

作者: 42a2c11b844f | 来源:发表于2017-12-24 19:23 被阅读113次

图片 | 网络

文案 | 闯爷

商务合作 | QQ : 211943691

题 记 :不再为梵高心疼

就在今年8月份之前,每次想到梵高,内心就会不自觉地泛涌出一种无以名状的心疼。心疼他,不应受却又受到的一切不公正待遇;心疼他,无法看到后世人是如何膜拜他与珍藏他的作品;心疼他,不知晓自己是一位天才,原本无需委屈自己去适应那个对他充满误解的世界;心疼他,即便受到种种打击,仍然那么坚强、那么纯粹、那么优秀,然而却被他人视为疯子。

已记不清,在8月的某一天某一个时刻,突然之间我似乎理解了梵高选择自杀的原因。选择离开世界,也许并非是梵高心血来潮时的鲁莽决定,对他来说,自杀也许并非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情,尽管在我们这些身外人来看,是如此的难以理解与惋惜。

当时想通之后,晚上回到家立马发了一篇小图文《不再为梵高心疼》,记录了当时心中刹那间对梵高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理解:

<致梵高>

自此之后,自己就对梵高的离去释怀了许多,不再会每每想起梵高时,内心满是惋惜的心痛。当然依然还爱着梵高笔下那些充满激情与活力,有着明亮色调的黄色向日葵;依然爱着他笔下的那片充满奥秘的瑰丽星空;依然爱他那颗如此纯粹与奔放的灵魂。

尽管在外人看来,梵高选择离开世界,是多么的难以理解与惋惜,但在梵高的内心,选择离开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世界,也许并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相反,活在一个被周围人群与同伴们的误解与嘲讽的世界,才是令人痛苦与绝望的事情,或者说生不如死。

在《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影片中,更加印证了我的这种想法。影片最后,梵高给弟弟的一封信中写道,死亡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探究深邃星空的奥秘。从信中梵高对死亡本身的看法来推断,选择离开世界对于梵高来说并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容闯爷擅自推断,从信中梵高的自白,可以看出梵高对死亡持有一种浪漫的诗意的想象;死亡于他而言,就好像是另外一种新奇的生活方式。而大多数的人对待死亡本身,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这凸显出梵高异于常人的独特性。


闯爷的《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包场之旅


按照惯例,我在周五晚会翻看电影票购买页面,寻找有没有上映的精彩影片,赫然发现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立马嚷着男友买票去看。麻利地下单买了2张电影票,惊喜地发现,我们竟然是第一个下单购买电影票的人,于是心满意足地选到了放映室的最佳观影座。

周六到了电影院,令我意想不到得是,整个放映室竟然只有我和男友2个人,而且这种状况延续到电影结束,一不小心我和男友就包场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认真想想,包场《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艺术向来是小众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会心疼文森特·梵高,也不会有很多人心甘情愿放弃周六上午睡懒觉的大好机会,打鸡血似地早起,去电影院看一场介绍一个艺术家个人生平的电影,况且这个艺术家的生平早已人尽皆知。所以,《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这部影片注定不会像酷炫特效满满的好莱坞大片,场场爆满。

除此之外,我对略嫌弃的有经常性沉默的男友,意外地增加了一丢丢好感。因为这货从头到尾竟然没看一眼手机,而是陪我静静地看完了整场电影;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观影结束之后开启电影吐槽模式。一度误以为他会产生单调甚至无聊的感觉。

回归正题,尽管在8月份我已对梵高离开世界这件事释怀,告诉自己不需要再心痛梵高的离去,告诉自己这是文森特心甘情愿的个人选择,告诉自己在他的人生观里,离开是一种纯粹的生活方式。但当电影结束时,《starry starry night》歌声一响起,两长串的眼泪就忍不住的直簌簌地流出。

而电影最后,梵高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表达出的他对于死亡的看法,让我再次泪目。我发现梵高比想象中更浪漫,更纯粹,尽管生活给了他一度总是给他失望与伤害。

梵高在信中说离开这个世界,可以去探求深邃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的奥秘。而在此之前,闯爷一厢情愿地认为,死亡是梵高的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梵高将死亡看作是通往星空奥秘的通道。

是的,选择离去对于梵高来说,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痛苦,也许只是他热爱生活,理解世界,探索未知的一种新开始的途径。这样子安慰自己,对于他的离去,我们也许就不会再那么地心痛。

有的人,热爱这个世界,会去强身健体;而梵高热爱这个世界,直到献出身心。渡边淳一在《失乐园》中有写到,当一对男女爱到极致时,不再畏惧死亡,会选择共同殉情。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冲动地离开世界,而在这对男女来说,死亡是幸福的升华。也许梵高的极致爱人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对未知的探索。

当然,还有一句话这么说来着,“大俗即大雅”,这个世界上多的是俗人,我们同梵高一样,都有享受生活与追求幸福的权利。

回到影片中的一个小情节,加歇医生家的女管家对邮差先生的儿子说,梵高的眼神里藏着疯狂如果她理解这种疯狂背后,梵高对这个世界单纯的、炽烈的热爱,也许她就会像邮差先生一样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抵抗大家对他的误解与嘲讽,抵抗世俗的肤浅与愚蠢。


闯爷眼中3部梵高传记影片的不同点


在《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上映之前,我已经看过了2个不同版本的《梵高传》影片:

1956年《梵高传》

1956年版本《梵高传》中刻画的文森特·梵高,体格健壮、热情似火,以至于这种疯狂的热情最终将他引向毁灭。

对这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就是,梵高与一位单身母亲的爱情还有高更的友情,不论是爱情还是友情的处理上,均突出了梵高的易怒与冲动个性。

影片讲述的发生在梵高身上的所有事情,清晰地表现出了梵高作为一个天才画家与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但却没有让我看到梵高细腻柔软的内心与对生活的纯粹的热爱,这些特质与他的作品之间的隐性联系,也缺乏了对梵高内心的细致刻画。

然后,废话一句,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粗浅感受,仅代表个人看法,不代表作品本身。

1991年《梵高传》

1991年版本的《梵高传》中的文森特·梵高则是一位体格瘦小、眼神忧郁的多情天才画家。

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影片中的拍摄的风景非常优美,影片中与梵高接触的女人们也很美,同时也讲到了梵高与加歇医生和弟弟一家的关系,但对梵高的内心与麦田里的自杀,都缺乏深入的刻画。

整部影片给闯爷的感觉是,告诉了我们梵高画画期间的发生过的一切事情,而这些事情究竟对梵高及画画产生了什么深刻的联结性影响,并没有进行详细交代。

惯例,废话一句,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粗浅感受,仅代表个人看法,不代表作品本身。

2017年《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而今年的《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一开场的色调及特别的动画展示方式,就好像将人立刻拉进了梵高夹杂着激情、绝望与矛盾的内心世界。

影片中,每一个人的话语、每一件发生的事情,始终没有脱离对梵高本身的探讨,而不是单纯地罗列梵高的作品与事情,简单地讲,是更侧重于人而非事;也不再是简单地将梵高定义为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所谓的疯子,或者是一个对生活对自己完全没有掌控力的生活的弱者。

相反,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梵高的自律。梵高住宿小旅店期间,每天会准时出门画画,晚上也按时回家休息,俨然是一个有计划有行动的积极上进的艺术生;也可以看地出来,小旅店里的梵高,还是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尽管他的日常行为的确有些异于常人,比如说旅店老板的女儿,房客的孩子,都愿意与梵高亲近。

梵高异于常人的地方,可以从对待一只偷吃午餐的乌鸦的态度与行为里,看出差别。当一只乌鸦偷吃了你的午餐,我想大多数人会更在乎被偷吃的面包,而非乌鸦;而梵高不同,他会很有趣味地观看一只乌鸦偷吃他的午餐,会慷慨地让乌鸦吃掉他的午餐。

影片解释说,这是因为梵高太孤独了。然而我不这么认为。即便梵高不孤独,他也会认真观察一只偷吃午餐的乌鸦,这是基于他的本质——有着一颗热爱生活、细腻敏感的纯粹心灵

所以,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在他的眼里,都是受到欢迎的。他会公正地爱着一切事物,无论偷吃午餐的是一只乌鸦还是一只蟑螂,都不会改变他饶有兴趣地去观察的态度。

除了敏感细腻的因素外,还与梵高的那毫无阶级意识的善良有关。所以,加歇家的女管家永远也不会理解,梵高为什么会愿意住在破破的小旅店。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客观条件所致,梵高无多余的钱财去住高档旅店;另一方面,个人认为那些下层人群努力生存、认真生活的态度与鲜活的生命力,是梵高所欣赏的与热爱的。这种倾向,可以从梵高笔下《向日葵》看出,画中的向日葵充满热烈的激情与饱满的生命力,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生生不息。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与其他2版《梵高传》的另外一个不同点是,增加了梵高的童年成长经历的介绍。影片中讲述了童年时期的梵高,由于种种原因,母亲父亲都不喜欢他,缺乏父母的疼爱。

孩童时期没有受到父母的肯定,这种现象几乎像咒语一般延续了梵高的一生。即便到了成年时期,无论是去工作还是去画画,梵高依然没有得到父亲的赞赏。有的时候,我在想,也许梵高一生所求,就是所爱之人的认可与疼爱,填补内心里最初的缺失。这种缺失的努力填补,也许他不清楚,也许他清楚。

梵高在世时,他的作品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在弟弟的帮助下,仅仅卖出了一幅画;而了解他作品价值的加歇医生又因为女儿与他的暧昧关系与他闹翻。而对弟弟的拖累,又让善良敏感的梵高感到深深地愧疚。

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与梵高作对,而梵高又是如此纯粹,即便生活一再地打击他,但他始终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激情,对人友善博爱。

可想而知,梵高内心当时是多么的纠结与痛苦,而画画可能就是他支撑自己与表达自我的最后一片净土。即便生活对他如此残酷,但梵高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没有选择流俗,而是选择理解与继续纯粹地爱着,用画画来告诉自己也告诉世人,他的坚持与倔强,他的优秀与特别。


闯爷是如何爱上文森特·梵高的


最初,我仅仅是喜欢梵高笔下绽放的耀眼的黄色《向日葵》,进而有了解梵高生平的欲望;然后在慢慢了解梵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爱上了他的纯粹与坚持。尽管他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就是开始心疼起他,而耀眼的黄色《向日葵》只是他吸引我这个迷妹的一个小物件,就像许仙手中的那把白蛇递给他的伞。

他用画画的方式,告诉我们,他是如此的特别与可爱,如此的勇敢与纯粹。

题外话,容我开个不正经的玩笑:个人认为大家可以为梵高的个人营销艺术双击666,而且他还有高超的把妹技巧。即便他穷的只剩下了画画(当然穷也无法掩盖文森特·梵高的才华与魅力)还会有许多妓女与贵族小姐愿意为他宽衣解带!(我看的前2部《梵高传》,梵高与妓女们和加歇医生的女儿的关系都很暧昧,而《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将这点男女之情则讲的比较隐晦,没有给出明确的描述)

文森特·梵高心思细腻,多情博爱,注定要比一般人承载更多的情感,无论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无论是痛苦的还是幸福的。他柔软又坚强,再多失望也没打垮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自我的坚持。我也终于理解了,加歇医生的女儿为何终生不嫁,将梵高的画一直挂在房间直到老去。因为懂得,所以深爱,大概就是这样了。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与其他2版《梵高传》不同的地方还体现在,对梵高的死亡提出了怀疑。《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影片中提出了梵高也许不是自杀而是被恶作剧枪杀的可能性。

不论是哪一种可能性,由梵高信中自白可以确定的是,他对于死亡是抱着一种浪漫的美好想法,对于他来说离开也许并非是坏事,相反,他终于可以去寻求深邃美丽星空的奥秘。

尽管如此,我还是多么想抱抱躺在病床上的文森特,告诉他,有许多人在爱着他。


来源 | 微信公众号:尚尚灵姬(ID:sslj66)

声明 : 本文仅接受礼貌用语评论,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闯爷看《至爱梵高》: 不再为梵高心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ih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