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园地
【优秀习作】微小的幸福(陈一帆)

【优秀习作】微小的幸福(陈一帆)

作者: 唯奇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10-22 18:17 被阅读0次

微小的幸福

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七4班 陈一帆

东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抹鱼肚白。太阳伸着懒腰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秋风习习,带着小草一起舞动,小草上凝聚的露珠顺着草尖一跃而下,滋润了土地。

老街的小巷子里传出齿轮“吱呀吱呀”转动的声音,一个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正从巷口驶过来。晨光映照着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他的三轮车上摆着大大小小的盒子。

听妈妈讲过,他是一个老鞋匠。小时候,这位鞋匠就一直起早贪黑地在这巷子里守着那个鞋摊。妈妈说她小时候的鞋都是他补的呢。

有几次鞋子划破了或者开胶了,外婆总是领我去老鞋匠那儿修。老鞋匠说问题不大,一会儿就能修好。于是外婆就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从话语间我听出了老人的身世。老人姓赵,已经六十七岁了,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不常回来。他的老伴儿几年前就不在了,他现在的心愿就是守好他这个鞋摊子,帮邻里乡亲们修好鞋,解决他们的烦恼。

他嘴上说着话,手上也没闲着。他熟练地从箱子里翻出一支胶水在手上摇一摇,随后用他那饱经沧桑的大手拧开盖子,仔细地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子开胶的地方,然后用力将鞋底与鞋面压在一起。

他轻车熟路地将胶水放回箱子里,又掏出一个小胶水,他的手就像在丛林里来回穿梭的小松鼠。他将小胶水在鞋子的边缝上来回涂抹,然后用一张纸将溢出的胶水抹去。一阵风似的操作后,他将鞋递给外婆:“等风干就行了。”外婆站起身递出十元钱,老赵接过钱丢进木箱,又掏出五元递给外婆:“十块太多了,五块就够了,拿着下次再来哦。”他的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

某个周末的午后,我与伙伴在巷间玩耍,正好路过老赵摊前。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腋下夹着一个皮包正在匆匆赶路。不巧的是,皮鞋被墙根下伸出的钉子划开一道大口,中年人大骂着就准备跑回家换鞋,并将这双破鞋扔掉。老赵见状,急忙上前说道:“让我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修补好。”中年人见他这般诚恳,便答应了。老赵那蝴蝶般的双手立刻在鞋子与箱子间穿梭,不一会儿功夫,鞋子竟真的完好如初,且更锃亮。中年人惊讶道:“这双鞋子坏成这样,我本来打算不再要,你能将它修得看不出破痕,真的非常感谢!”说完掏出二十元塞给老赵。

老赵不慌不忙地找出十元回递给中年人:“我们这种做小本生意的,收你十块就不得了了。这十块你还是自己留着吧。”中年人感激地点着头。我不由得对老赵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晚饭后,我出来散步。路过这条巷子,发现老赵在摊前摆一张小方桌,桌上摆着一个酒壶、一个小杯,一包花生米和几碟下酒菜,自己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正在自酌自饮。他左手握着酒杯,右手抓着一双筷子,抿一口酒,夹一粒花生米或者下酒菜在嘴里,“咯吱咯吱”嚼得有味。嘴里还喃喃自语:“咱今儿修了个漂亮鞋,高兴,得喝上一杯!”他那微微泛着红晕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想,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幸福吧。告别了一天的忙碌,疲惫的工作,坐下来,在巷子里的路灯下喝上几杯,这何尝不是微小的幸福呢?


点评:

文章通过叙述老赵修鞋的平凡琐事,塑造了一个勤劳朴实、心地善良、自得其乐的普通百姓形象。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篇作文生活气息浓郁,描写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社会底层百姓的关注与赞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秀习作】微小的幸福(陈一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lb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