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262665/c16435905f359c4d.jpg)
上一章我们主要讲的是建群初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心理建设,私信提问不多我就直接给私信的朋友直接单回了,就不再解答了。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成功做一个高活跃度的社群需要经历的几个过程。
在社群的定位以及内容的输出方向等等问题解决以后,就正式开始以产品思维来建立以及打磨社群了。
一、 确定社群形态
我们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群形态主要有2个,微信和QQ,这两个具备计时通讯的功能,适合需要与粉丝即时互动,快速解决问题的社群。
如果平时事务多,不太需要即时回复的话,也有像简书,公众号这类以内容创作者单向输出为主的形式。社群的存在形态主要与社群种类以及定位相关根据自身情况确定。
二、推广时机
群不是想建立就马上建立,需要有一定的宣传期,一般建群前两周时间开始推广,针对先期进群的粉丝,内容解读不必提前,但是需要告知统一讨论或者产品推荐的时间,避免内容重复导致前期进群的粉丝出现兴趣丢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62665/d1e20cd1c50d9e23.jpg)
三、运营配置
要建立一个活跃度高的群,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除了内容输出以外,还需要纪律管制人员,清理一些杠精以及刷广告的捣乱者,粉丝解答员为粉丝解决相关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最后还要一个专门提高热度的人员,每次产品或者内容输出之前营造气氛,提高活跃度。
在一些小规模的社群里面有的时候内容输出者充当了所有角色,但是随着社群规模扩大,同时保证服务质量的话,这些运营工作需要专人负责,有的时候社群内部粘性强的粉丝可以作为这些运营工作的人选,毕竟对所在社群的理解不一样。
四、确定玩法
开群以后,内容输出固然重要,但不是每一个粉丝都能一往情深,所以需要不定期刺激粉丝,方式多样,像读书类的社群,可以举办读后感活动,观点支持率高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再比如产品类变现的社群,促销活动也能调动积极性。定期刺激,提高粉丝参与度,对粉丝粘性的提高大有帮助。
五、社群日常计划
开群之后就有闭群,这个周期在开群时就应该确定,同时在这个周期以内,集体活动的日程表需要做一个规划,让进群人员心中有数,规划时间参与活动,确保一定的参与量,另外日常计划表也是对社群运营者的反向监督,避免长期无计划运营导致死群。
以上五步就是社群运营的基本过程,但是在社群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后面章节再针对突发问题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
木又,就叫木又主笔,工作时是工作狂,放假了是瞌睡虫,坚信双手创造一切。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