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入主题,讲三个方面:
一、基于学校层面开展的教研常态
1.学课标,多种形式,学校组织、分散学习、教研集体学习,教研分享体会等;
2.用课标,着重讲每月一课:每周逐步推进
二、依托各级培训进行的教研实践
积极参与学习、认真实践,举例:研究性备课
三、借助随时研修形成的教研氛围
1.线上及时“推资源”。网络为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许多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一大波名师名家所做的新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优秀资源都能通过网络传播分享,教研组老师们将自己刷到的新课标配套的优秀资源,特别是贴合我们正在进行的教研主题、教学进度及时分享给全组,把专家的智慧及时推共享,推动大家共同提升进步。
2.线下随时“微教研”。因为我们都是一个办公室,同样的教学进度下,大家的备课思路、教学反思随时能够交流碰撞,这样日常化的教研更加贴合实际,也能保持同一教研组每一位老师始终对《课标》在同一个认知水准上同频共振,一起行动,一起进步。
就这样,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在学校和上级各级学习培训中,始终牢记《课标》以相同的步调,心中有标,共同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