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的生活不能让我满意,于是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可可·香奈儿
2018年初给自己指定的阅读目标是:每月读一本书,输出一篇读书笔记。可是整整上半年只完整的读了2本书。6月决定重新开始,认认真真地去读几本书,于是从读阅读指南书开始了下半年的阅读之路。半年阅读28本书,扎扎实实的整理了24篇读书笔记.今天来给大家推荐5本书。
1.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这本书告诉你如何去阅读一本书,并告诉你实际可行的方法:明确阅读目的,略读,精读,主题阅读,并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咬文嚼字,弗兰西斯·培根说过: ”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我现在的阅读方法基本如此,拿到一本书,首先阅读序言和目录,大概了解这本书的主旨和框架;然后略读一遍,并标记出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地方;最后在把标记的地方精读。
2.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奥野宣之
学会了读书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做笔记,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这本书的作用在于:指导你用好笔记,经过规划、梳理,学习怎样选书、怎样读书和怎样把书中的内容刻在脑海里并加以活用,然后把这些做法转化为实用、可持续、属于自己的技巧。
我现在坚持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而自己整理读书笔记的方法大都来源于此书:读书、画重点、摘抄、写读书笔记、重读笔记。
3. 《见识》
作者:吴军
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本书是硅谷投资人、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部认知升级类著作,吴军老师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如何看待你的工作,如何有效运用一万小时定律提升自己,如何对待他人的伤害,这本书将给为你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4.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作者:雾满拦江
这本书是作者首部阐述人生智慧的作品,书中作者结合大量的故事事件,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讲述自己对这个时代所存在问题的思考与感悟,内容包括人性、思维、情商、教养等主题。
傅盛先生说:最大的竞争差异,在于认知!只要能突破思维障碍和思维边界,就能够变成不一样的人。一定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在寻找和思考上。
5. 《30岁前的每一天》
作者:水湄物语
本书作者豆瓣红人水湄物语,结合自己在实际经历,从梦想,积聚正能量,打败“小怪兽”,作好职业、学习、爱情,财富规划等方面为年轻人提出建议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自己所走的路。
人生是一条长路,在半路的时候,你会看见你前面有人,或者后面有人。如果你休息的时间太长,后面的人就会追赶上来。但是如果你加倍努力,前面的人也会被你超越。人生是一次长跑,暂时的落后和领先都不算什么。
最后推荐几个阅读的工具:
1. 首推 Kindle, 内置阅读灯,护眼,阅读体验好。
2. 藏书馆, 资源丰富。
3.网易蜗牛阅读。
4.整理读书笔记:印象笔记。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