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网络日益发达,在电脑和手机上看书和戏曲非常方便。只要一索搜你想要的内容,立马就出来了。个人足不出户,就可很方便地欣赏到你所喜爱的各种节目。
然而,我还是想念儿时,忙罢会随着母亲到舅家去的情景。傍晚,在舅妈和舅舅真心的一再挽留下,我们住了一晚,不回来了。吃罢晚饭,随着舅舅,舅妈,去看一台难得的大戏的。
那时候,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平时除了听听广播,也没有什么可看的。逢年过节,才有了一些喜庆的气息。春节和六七月的忙罢会最令人神往和回味的。忙罢会,是夏忙后的一次集会。主要是女人领着孩子回娘家。有的地方这个也叫油塔会。因为行门户的礼行是十个白大白大的油塔馍,用竹笼提满满一笼油塔子。后边是几个楼梯台"磨镰水",蹦蹦跳跳地紧跟着。
有的村很早就有古色古香的戏楼。不知什么时候兴建的。平常里由村中的能行人组织了自乐班。临近节日了,他们加紧了排练,利用下雨天,晚上的空闲时间,在戏楼里练习吹吹打打。演员一大早就"啊咦哇嘿"地吊嗓子。乐队的人员聚在一起,吹拉弹奏,忙得不亦乐乎。在这里,他们自排自导了一出出戏曲剧目。既有久演不衰的历史剧目:《十五贯》,《周仁回府》,《三娘教子》等,现代剧如:巜白毛女》,《沙家乓》,《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为忙罢会做好准备。
碎娃们对忙罢会很早就踮记着了。六月三,忙罢会起会了,各村子的具体时间不一样,六月六日,居多。有的到七、八月。碎娃放了暑假,不停地追问:我舅家几时待客,我们咋还不出门去?母亲告诉我们,请放心,到时候一定带着你们一块去。
出门可以穿新衣,吃好吃的东西,还可以疯玩一天。有的村子会唱大戏。或从戏园子请人演出。或以自乐班形式演出。
一大早,我们就等不急了。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着母亲快些梳妆打扮。母亲心里很凉,一点也不着急。着啥急呢,不早不晚,刚跟上端碗。你不去,开不了席。
我们焕然一新,跟着母亲出发了。刚出村,远远就听见舅舅村的高音喇叭唱呜哩哇啦地唱着戏。
"磨镰水"可来了,一年没见,长这么高了。给你舅舅都拿啥好吃的?放快些,你舅舅家的臊子锅咕嘟咕嘟熬好了,只等着你呢。
一家外甥,全村舅舅。进了村子,都是舅舅。母亲和这个年龄相仿的村中舅舅打过招乎,我们继续向前赶路。
舅舅的村子今天全村都过会,户户待客。铲子碰铁锅的声音在村子中回响,肉香,菜香,油香在村子空中回荡着。这家嗞啦啦,那家嗞啦啦。
刚进门,舅舅一家人热情地打着招呼,边往里边让,边接过馍笼:来了就行了,还拿这么沉地馍做什么?
早饭开席了,早饭比较省事,一律吸着臊子面。大人们偶尔问一句,今年你那儿的收成咋向?今年雨水好,庄稼不错。没事了,引娃来逛逛。啥都有呢。
吃过早饭,我们出去玩了。母亲和舅妈,舅舅一起刮笋瓜皮,淘洗菜品。隔壁舅舅家娃子,比我大一岁。我叫他哥哥。比哥哥少两岁。我们仨人玩捉蜻蜒的游戏。我们扛着竹竿,比赛,看谁捉的蜻蜓多。结果隔壁舅舅家娃子捉的最多。因为我是客人,舅舅家娃处处让着我们。他把他的分给我们一些。
蜻蜓玩腻了,我们又摘他家的南瓜花。田田的叶子,苫住了整条蔓,只有黄澄澄的瓜花,却分外耀眼。我们认得结瓜的花和诳花。我们只拣那些诳花摘下来玩。南瓜花喂蚂蚱是最好的东西,隔壁舅舅家养着,我是出门的客人当然没有。我们跟着到隔壁舅舅家喂蚂蚱。
待客的人有的吃饭早,舅舅知道我们在隔壁,他来到隔壁家,请我回去吃饭。让隔壁舅舅娃子都过去,他们坚决不去。
午饭比较兴盛,是米饭就烩菜。菜却不少。七碟子八大碗。笋果,豇豆,茄子,肉片,西红柿,大辣椒,粉条,等等。舅舅给我们倒着饮料,劝我们快喝。我们喝了饮料,吃了一些菜,就饱了。舅舅说,找隔壁哥玩去,晚上不用回去了。咱屋有的是地方,难得过会演一场戏,明天回去就是了。母亲先是一再说要回去,在舅舅,舅妈的一再挽留下,她也不吭声了。
吃过晚饭,我们掮着长板凳,在舅舅,舅妈一行人的陪同下,观看了一场戏。听说是咱个村的自乐班演出的。今晚上,演出的是《三娘教子》。关健是演出的很投入和专业的没有多大的差别。
来到戏楼下,左等右等,终于锣鼓声响起,"咚咚锵锵……"先是一通鼓骚的锣鼓开场,接着大幕徐徐拉开。戏终于开场了,看着看看,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不知什么时候,在舅妈的怀里睡着了。
等我完全清醒过来,已经到了第二天早上。
这是多年以前发生的事情。虽已过去很久远了,却仿佛发生在昨天。虽说那次戏没看成,白天却玩了个痛快,一辈子都忘记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