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 问简友广场读书
《素问》——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素问》——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作者: 小子止一 | 来源:发表于2023-10-15 12:35 被阅读0次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1,其气三2。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3,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4。因于暑,表无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5。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痨短,小筋弛长,痨短为拘,驰长为痿6。因于气,见为肿7。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神绝,辟积于夏,使人煎蹶,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内缩外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坐痤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齄,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痿,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淸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巳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8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9。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注释】

    1、其生五:天气衍生五行之气 —— 金木水土火。

    2、其气三:每一种气又分为三种状态:强、弱、中平,或者虚、实、中平。

    3、苍天之气: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也。

    4、因于寒:此句意为冬春受寒之困,阳气不足,于春则生发不兴。治之应冬静以温阳,春阳不足则内外动之,补阳以促生发。

    5、因于暑:此句意为夏受热邪,俗称中暑,热而不汗,烦喘渴躁,故宜散热发汗以去热邪。

    6、因于湿:此句意为受湿热之气,为沉重、短缩、驰纵,于外则以阳克,务令汗出,于内以泄。

    7、因于风:此句意为阳不固不密,风侵于表,浮肿麻痒,宜以疏风散寒、散热治之。

    8、此段所言“风者,百病之始也。”保持精神安定、劳逸适度,则肌肉腠理紧密,内则营卫之气顺畅,外则诸邪不侵,百病不生。

    9、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五味者,酸辣苦甜咸也。脾胃者,运化五味之精入五脏,滋养五脏。

    止一箴言

    1、天地以天日为阳,地为阴,阴阳和合,俞为水风,育养万物。人以形体四肢百骸为阳,五脏六腑为阴,阴阳相济,以成气血,育养形神。天地阴阳相济,俞而为风雨,风尚和,水尚柔。人之生养,法天象地,阴阳相济,化而成气血,气宜行,血宜畅。是以天清则神明,地宁则精藏,风和水柔则万物生,气顺血畅则形神俱。

    2、养生之道,阴藏阳密,神安形固,阴阳相济,五气调和,顺应四时,起居有时,食饮有度,动静皆宜,淡泊名利,物不能扰,心不迷乱,病安从来。故曰:治未病,治未乱,此上医之道也。老子曰:“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3、天地万物以五气入于口,脾胃以化,藏之于脏,过犹不及,顺应四时之序,食饮有度则生,大饮饱食则害。五气者,脾胃为后天之本,取五谷、五色、五行之精以养五脏;肾为先天之根,五气之所藏,五气之精,六脏炼之,是以神盛。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止一 著:《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ca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