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比较注重一个字“中”。
中是什么?
“中庸”。
中庸不是取中间的意思,而是以“中”为“用”。
《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二气相互调和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一个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最好的状态是就是守中。
正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什么是守中?
《学经》中已有很好的解释:
知源而有支,守内而攻外,识浊而持清,行躁而心静,实言而行践,此谓之守。
不远名利是有笃静,不弃七情而得明心,不去五味而无所贪,不离声色自居清净,此谓之中。
知道源头的存在,也知道分支的存在,守住根本并借此向外发展,能辨识出浑浊,自己却能保持清净,言行可以躁动,但内心要笃静,说出去的话就要做到,这就是守。
身处名利的世界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笃定和安静,身处七情六欲的虚妄之中,依然可以明心见性,品尝各种美味,依然没有贪恋,身处声色的诱惑中,依然可以保持身心清静,这就是中。
这里的守中主要是思想、精神方面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
那么,身体上的守中是什么?
自然。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常”。
你的行走坐卧、吃喝拉撒正常,这就是身体的守中。
一个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出现问题,最终解决后的状态就是达到守中的状态,而这种守中对于每个人又是不一样的,因为个人的生长环境、经历、感受力、适应力、个性、性格等是不同的。
种种因素不同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个体特征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而不是拿着一个“标准”让所有情况都向这个统一标准看齐。
那么,如何从千奇百态的问题中,准确的解决问题?
有一个叫“李蠕蠕”的短视频作者,其中一个视频讲的是不同摄影师的段位,很有意思。
初级的是,摄影师提出各种要求,让顾客摆出相应的姿势、表情,达到对方的要求。
高级的是,摄影师根据对方的需求,想办法用“道”、“术”的方式满足甚至超预期达到对方的需求。
大师级的是,在与你聊天的过程中,在你自然真情流露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拍摄,这种拍摄是一种享受。
咨询也一样,有初级的,诊断、提各种要求。有中级的,给方法和心法,告诉你原理,让你理解”道“,从而让你思考、领悟。也有高级的,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让你自己”悟“,天然去雕饰,无为而为。这种悟是由你自己发出的,所以,自己会极为认可。
初级、高级与大师级有什么本质区别?
前两者是以摄影师或咨询师的能量场为中心,而大师级是以客户的能量场为中心。大家可以好好体会这句话。
大师级能让你自然而然的“自我渐悟”,这是一种高超的能量级引导。
如何做到大师级的咨询效果?
方法是:
顺势、得机、合度。
”势“代表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的一个很大的运行力量和方向。
”机“是在这个”势“中,因时因地因人而有的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度“是在合适的”机“下切入,你就融入其中,便可顺其自然,心知肚明,不假思索。一切都是自然发生。
注意: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心生懊恼、怀疑、总想着更好,想着是不是达到了标准,那么,这就会”失度“。
当你做到了”顺势“、”得机“、”合度“,你就自然的达到了”中“的结果。
这段时间我有一个感悟,就是解决问题不能总想着”治根“。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好是好,但是不适用于所有人。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荡秋千,我们总在加固秋千质量,缝缝补补或者把木质换成金属材质等。
其实,重要的不是秋千这个本身,而是我们荡秋千的这个动作,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荡秋千的节律。
只要秋千能够一直荡下去,我们生命的节律才有意义。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总在跟秋千较劲,总在不同的学习、不同的领悟、不停的行动,忘记了原本的自我,没有了生活,没有了娱乐,没有了恋爱,什么都没有,只剩下每天的紧张、焦虑的生活。
本末倒置了。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启发。
haoyunbaoze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42541/8dd1e5545278037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