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拍照的朋友注意了,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萃花根据经典案例总结出来的技术贴,请务必做好笔记。
团结就是力量
跟过去我们讲过的画很不一样,通常从底稿到成品都是一个人一手操办,今天的案例《杨竹西小像》出自两个人之手:人物是元代著名肖像画家王绎画的,旁边的松石则是元末明初的洁癖画家倪瓒画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2470/3be96380fc1abfae.jpg)
可见照片拍得好,成员协作能力是很重要的:王绎负责摄影及造型,倪瓒布景,谁的才能都没浪费。任何你为人称道的美丽,都有捯饬过的痕迹,所以那些拿起手机、相机就咔擦咔擦的,明白你的照片为啥没人点赞了吗?
说完形式,我们再根据画作内容总结一些tips:
核心竞争力:三观合、技术好、欣赏你
画中人物杨谦,号竹西居士,他一生没有当过官,喜欢喝酒弹琴、写诗谈人生,可以说是文艺青年本人了。
倪瓒呢,身上有一个“开口便俗”的故事:曾经有一张姓男子,带着钱找倪瓒画画,倪瓒拒绝了,张姓男子选在倪瓒出游时把他胖揍一顿,倪瓒一声不吭。他语出惊人:我不喜欢你,我连话都不想跟你说,给多少钱也休想得到我的画!
可以想见,虽然历史上王绎的记载不多,但能跟倪瓒一起合作,自然是和杨竹西、倪瓒性情相投的人,传闻他画人像,面部跟铜钱差不多大小,但形神与真人无毫发之差。果然“学霸的朋友还是学霸”到哪都适用。
这样一来,这幅《杨竹西小像》的创作意图很明显了,杨竹西高尚品行收到王绎、倪瓒认可,画他要么是激励自己,要么就是为了赠送给知己。
画中杨竹西头戴乌帽,身穿长袍,一把胡子,两眼平视前方,神态安然,俨然一幅智者模样。
跟历代肖像画中惯用的用墨色烘染的立体感不一样,王绎全用白描,用铁线描刻画人物的刚劲、谨慎,精心勾勒出面部轮廓以及须眉,再略加以淡墨晕染。
虽然没有一点颜色,却能感受到老年人特有的肤质,和被胡须遮挡的唇角的变化。
与面部描绘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对衣纹简单概括的处理,寥寥几笔就将人物身形、服饰表现出来,详略得当。这种简繁粗细的对比,强调面部刻画,区别于传统肖像画中处处用力的描绘,主次分明。
当然,拍照时“戏足”还远远不够,这张图你要传达出什么信息,还得从细节入手。现在,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从“照片”中的细节,看出杨竹西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
大家注意看杨竹西手里拿着的,这可不是普通的木棍,这是杖,古人信奉划:人在江湖飘,竹杖不能少。
赵孟頫曾经画过一张苏轼小像,画中苏轼手里拿着的也是杖,塑造的就是这种策杖文青的形象。
画中的身外物除了杖还有松石,看似可有可无的意象,凝聚的却是布景人的美好祝愿:松树寓意坚贞和长寿,石头在古代绘画中的寓意有三种,一是坚贞,“坚如磐石”就是这么来的;二是安稳,三是长寿,所以现在是不是能懂那些画家为什么“闲着没事干”画枯木和石头了?
他们借助这些物象,歌颂君子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同时,在这幅《杨竹西小像》里,也有王绎和倪瓒对杨竹西的祝愿,愿你坚贞,愿你长寿。
根据介绍的篇幅大小,大家也应该能猜到,这一部分才是本文的核心,有三观合,技术好,又欣赏你的朋友给你拍照,照片基本上就成功了80%,名家操刀,小鸡啄米也能画成凤凰涅槃。毕竟,懂得发现美的人,才能够表达美。
自然点,你本来就很美
最后,我们要注意的是杨竹西的姿势。
他从画里走来,随心自在。王绎抓拍了这个瞬间,之所以这么做,王绎也是有他的理由的,他在著作《写像秘诀》中阐明,被画的人应该摆什么POSE:
叫啸淡恬之间,本真性情发夙,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反对那些刻意凹造型的,正襟危坐像雕像一样就没什么美感了。按照王绎的逻辑,倘若想记录下徜徉在书海中的你,那么,错误的示范是这样的☟
不用像蒙娜丽莎那样端坐,也不要像“网红”自拍一样搔首弄姿,动作悠游自然,最真实的样子最美,比如这样☟
做到以上几点,我敢保证照片拍好发朋友圈绝对有过万的人点赞,如果没有?那就再拍一张!
可喜的是,虽然这是王绎唯一传世的作品,但他对后面画家的影响极大,这种构图风格被后人沿用,模仿的最直白,最露痕迹的就是清朝的柳遇,不信你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2470/c00a1884a9778925.jpg)
这幅《微雨锄瓜图》把松树换做柳树,石头旁边画上一些瓜蔓,旁绘些瓜枝,执杖变成荷锄,表现的完全就是个田园生活了,所以图中的人物也就变成农夫,各有各的趣味……
最后的最后,为了大家都能在朋友圈晒图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场景供参考:漫步林泉、听风楼上、喝茶饮酒、抚琴赋诗,这些都是你可以发挥的空间。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