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瞌睡值爆表。也特别适合重温那本叫睡眠革命的书。
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之前对必须睡够八个小时的执念。即使熬夜也不那么担心焦虑睡眠不足了。
它告诉我们睡眠时长并不是最重要的,伴随人类上万年的自然入睡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用睡眠周期,而非时长,来衡量睡眠。
我们的睡眠周期通常由4个(有时5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约为90分钟,它把整个过程比喻为下楼梯的体验。
1.楼梯上:打瞌睡
半睡半醒,朦朦胧胧的阶段。这时,经常会因为感到突然坠落而惊醒。这个阶段处在第1阶段非眼动睡眠
2.楼梯中:浅睡眠
浅眠时,如果有人大声喊我们名字,或者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我们还是会醒过来。
3.楼梯下:深睡眠
这个阶段,别人需要很用力才能把我们摇醒。我们希望能在这个阶段多作停留,因为睡眠的生理修复功效大多产生于这一阶段,人体生长激素分泌量也大量增加。这时我们处于第3和第4阶段眼动睡眠。
4.螺旋滑梯:快速眼动睡眠
在这一阶段,我们会重新走上楼梯,在浅眠区短暂停留,然后进入到快速眼动睡眠,此时,身体无法动弹,大脑开始做梦。这一阶段有益于开发创造力,我们希望它能占睡眠时长的20%以上。这一阶段结束,我们会醒来,但大部分情况会紧接着下一个睡眠周期,所以我们会忘记自己曾经醒来。
在理想状态中,睡眠模式是睡眠-醒来-睡眠-醒来,从一个睡眠周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需要的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相继出现,我们感觉自己连续地,美美地睡了一晚。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周获得35个睡眠周期是最理想的,平均到每天大约是5个睡眠周期。
不过,书里也讲了,我们应该把考察周期拉长到一周来看总量,而不是每天都要精准到5个睡眠周期。所以,即使某天没有睡足,也不必恐慌。这大概也是周末补个懒觉会觉得特别惬意的原因了。
想得到一个高质量的睡眠,睡前准备也很重要。睡前90分钟洗漱收拾。
1 要远离电子设备,因为电子设备产生的蓝光容易打扰睡眠。
2 要调整光线。昏暗的灯光更容易助眠。
3 温度。被子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凉,室温在16到18度最佳。
4 整理物品。简单的打扫收拾房间和物品,准备第二天的衣物。
睡醒后90分,要给上班前预留最少一个小时时间。吃一个不紧不慢的早餐,做一个简单的瑜伽或者拉伸。
睡前睡后规律的例行程序,会让我们觉得人生更容易掌控,从而有自信,让我们每一天更加从容有效率。
书中特别提到了日间小憩的重要性。睡眠不止是夜间的那段时间,而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身心修复过程。午后时光是一天中次优的天然修复时段。可以来一个30分钟的小憩,下午肯定精神百倍。
此外,睡眠离不开床品,舒适的寝具也是保证优质睡眠关键的因素。本书也详细介绍了如何挑选合适的枕头,床垫等。
总之,是一本行之有效可以参照执行的有科学依据的睡眠宝典。
世界睡眠日宜听《睡眠革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