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760359/b972490fc0594f43.jpg)
在《苏东坡传》中,有一个人的出场概率很高。此人出现在苏东坡生活中的时间比较长,是苏东坡的一位密友。他便是佛印。
佛印应该可以算是苏东坡的最佳“损友”了。后来甚至还出现过《东坡问答录》,以此来纪念他们两人的友情。
佛印是何许人也?苏东坡的智商与文采过人,他的朋友当然也不差。佛印是一名和尚,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江西人。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时便可以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人称为神童。
他师从云门四世延庆子荣,师父曾赞叹他说:“骨格似雪窦,后来之俊也。”在二十八岁时,由于精新研究空宗,被称为“英灵的衲子”。
佛印是一名高僧,苏东坡后来也学习佛法,二人的共同话题又多了。
苏东坡的大脑运转得很快,又诙谐,他调侃别人的时候,一般人接不上他的梗。佛印横跨俗家与佛家两界,也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二人相处过程中很逗趣。
一次,东坡与佛印对坐闲聊,东坡想戏弄佛印下,就说古人吟诗把僧对应为鸟,比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对的就是僧。佛印知道苏东坡是在骂他,随即回问,我与你相对,那你就是鸟喽?
苏东坡被贬时,经常与佛印乘船游玩。一天,他们行至长江,看见岸边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于是二人诗兴大发,商议每人作一句小诗,然后同时投入水中。后来发现,是一副好对联。
苏东坡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水淹东坡尸(东坡诗)。
跟着苏东坡,佛印学会了做东坡鱼,学会后在寺庙里做着吃。有一次刚做好,苏东坡就进来了。佛印是出家人,害怕苏东坡看到他吃鱼,就赶紧把鱼肉藏到了磬木里。
苏东坡其实已经知道了,但他装作不知道,称来寻下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思考片刻,便对出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听后哈哈大笑,既然磬有鱼,那就赶紧把鱼端出来吧。佛印直呼上当。
还有一个吃鱼的故事。
有一次,苏轼请佛印吃鱼,故意说成是吃“半鲁”,弄得佛印不知道何意。第二天,佛印也请苏轼吃“半鲁”,结果害得苏轼在院子里晒了半天,原来佛印知道吃半鲁的意思后,故意把它弄成了“鲁”的下半截。这次苏轼被佛印给套路了。
苏轼喜欢和佛印逗来逗去,两个人旗鼓相当,又志趣相投。说起来,佛印出家还是与苏轼有关。
宋神宗时期,全国大旱,当时苏轼是翰林学士,朝廷要求他为百姓祈雨降福。佛印乔装打扮后,苏轼把他带到了相国寺。宋神宗到相国寺上完香在大殿歇息,佛印为皇帝献茶。宋神宗见他气宇不凡,赐他法号佛印,当场完成剃度。
此后,佛印每天在寺庙念佛读经,远离外面的花花世界。苏轼对于这件事很愧疚,经常去寺庙看他。一来二去,就成了非同一般的好友。
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白天种菜,晚上写诗,并没有消沉,佛印的佛学观对他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
通过与佛印的交往,苏东坡领悟到更多的佛学智慧,对人生的态度也更为豁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60359/2ca0dbfc762c50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