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控制孩子”的心理,说再见】

【与“控制孩子”的心理,说再见】

作者: 六六19980511 | 来源:发表于2021-10-29 09:40 被阅读0次

【与“控制孩子”的心理,说再见】2021年10月26日,崇德“教学感悟”【第580天】

        或许是我这个老师比较佛系,比较不称职,不太喜欢对孩子强加干涉,不做呵斥,只做提醒。

        每天早晨,来到班级,我会到班里转一圈,整个过程不用说太多话,只是像欣赏美景一样 走走看看,转转。有时看到不守纪律的孩子,我也不说话,只会在他的边上多待一会儿,多看他一会儿,或者用手摸摸他的头,大多孩子都会心领神会,转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上课的时候也一样,真的不是很喜欢直接用语言警示他们。当然,总会有一些孩子,当我用眼神提醒他们,但还是没有进入状态。那我可能会用眼睛盯着他一会儿,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叫“长目光”,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且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呵斥,会怎么样呢?这种情况下,很不可取,此时说话肯定会带有情绪,一是影响了其他的孩子学习,打乱其他孩子的学习思路;二是会让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老师大声训斥他,肯定会把其他孩子的目光吸引过来,从而让这个孩子难堪;三是当众教育的效果不一定好,还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于是,我尽量做到 只观察,不说话。但是反思自己,有时候还是会产生“控制孩子”的心理,比如希望他们按自己的要求来做某件事 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甚至,有时也会因为孩子犯的一些错误而通过大发雷霆让他记得,用控制的方式来左右孩子的思想。

        反思自己,该调整一下心态。努力做到跟孩子相处时,让他们自己选择,尊重他们的个性特征,少强加干涉。就像现在,我和班级的孩子基本没有太大的冲突,对于我说的话,他们基本还是持肯定态度,没有跟我特别对立的孩子。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老师是爱他们的,是对他们没有任何恶意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

        就像小A同学上课老插嘴。当我课后跟他进行了很真诚的交流,一起商讨了下次不插嘴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征求他的意见。他很愉快的表示:老师,我可以做到!他很乐意接受。

        孩子们,让我真正感受到:爱与尊重,是治愈他们的良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控制孩子”的心理,说再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dy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