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在今日头条上抢红包的空隙浏览新闻,一个帖子紧紧抓住了我的眼球。一位网友煞有其事地求助众人为他拿主意:同年他死了老婆,娶了新妻,现在过年应不应该贴春联?
当别人沉浸在抢红包,看春晚的喜庆氛围中时,我却用了好长时间看完了网友们异彩纷呈的评论。值得高兴的是,网友们几乎是一边倒的站在了谴责派的阵营里。看到这位求助的网友被千夫所指,我不厚道的笑了。
为什么那么多的新闻,我偏偏在意这一个呢?这个新闻让我不由得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新闻中求助的网友多大年纪我不知道,但是发妻前脚刚死,新欢就迫不及待地迎进门来,是不是太着急了一点?你不需要表达一下对亡妻怀念?你不在意亡妻家人和左邻右舍的看法?你不在意自己孩子的感受?这些你都可以忽略不理,又何必假惺惺地纠结于要不要春节贴春联啊?!真是猫哭耗子假慈悲,恶心!
前段时间,一位伯母患病去世。本以为伯父会沉浸在失去另一半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毕竟伯母一生操劳,为这个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伯父是个知识分子,可惜做生意失败,银行贷款无力偿还,丢了单位上的铁饭碗。无奈之下,回到农村种地为生。
图片来自网络伯母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自然而然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她不仅承包了一片地,栽满了果树,而且在农闲时推着个车子走街串巷买菜。而伯父无非就是给她打打下手,无事时作为村里的明白人,过问一下亲戚邻居的红白喜事。
好在他们的孩子们非常有出息,都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体面的工作,并且结婚生子,幸福美满。眼看苦尽甘来,正是享受天伦的时候,大娘不幸患癌……
在子女们还没能接受母亲永远离开的事实,依旧沉浸在痛苦中时,父亲却张罗着迎新欢!为什么说“迎”呢,据说在大娘还没咽气的时候,他的亲戚好友已经私底下帮他张罗续弦的的事了。抛却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不表,这是对孩子们多么大的伤害!你让孩子们怎么看待父母这30多年的感情?怎么看待自己的父亲?怎么去面对即将入门的新妈?他的两个女儿破口大骂,儿子冷冷地抛下一句话:“你要是娶,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时间再往前推两年,同样有位伯母患病去世。同样是死后不多久,私底下人们就开始议论这位大伯找对象的事情。大伯的三个孩子始终不同意,也是扬言断绝父子关系。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这位大爷两个儿子和他都是爱酒如命,酒品极差,父子之间各种经济纠纷理不清斩不断。从这方面来说,找老伴并不占优势。找了散,散了找,两三年了,还是在苦苦寻找的过程中……
最讽刺的是,上个月的十六日是大伯父亲的周年,好多亲戚都来了,他却姗姗来迟。被电话催来后,走到亲戚堆里,第一句话就是拜托别人给他说媒牵线!
图片来自网络我不怀疑两位大伯失去亡妻的悲痛。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风风雨雨相互扶持,一路走来,三十多个春秋!到头来,儿女成家,本应该老夫老妻互相搀扶的时候,却痛失另一半!人们在丧礼上看到他们短暂的哭天抢地,却看不到每个漫长的夜晚,他们形影相吊的孤独凄凉……
对于老人来说,孤独比死亡可怕多了!基于此,我并不反对老人寻找新的另一半,携手共度残年。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好多年轻人也支持独居老人重组家庭。问题是事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操之过急!
如果上文中求助网友的朋友是位年轻丈夫,妻子死后没能留下孩子,农村老人又心系祖宗香火,又恰巧在全国找媳妇难的大环境下找到了一个条件相当的对象,怕煮熟的鸭子飞了,顶着舆论压力把新媳妇迎进门的话,活人总要屈于残酷的现实,我也就把谴责的力度降低了。
如果不是以上这种情况,还是挺让人气愤的!就拿我的两位大伯来说吧,六十岁左右的人了,找对象怎么能像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子一样着急呢?没有年轻人的羞涩心态作怪,但起码成熟稳重的理智得站出来拦一拦呀!
图片来自网络这种情况下,也有人适当地提醒一两句:“别太着急,孩子一时接受不了。时间长了,他们看到你一个人太冷清,太可怜,也就不反对了。”
我认为说得甚是在理!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接受自己的母亲刚去世,亲爹就迫不接待地张罗着为他们再找一个妈!首先,他们质疑亲爹的人品;其次,他们怀疑亲爹对亲妈的感情;再者,他们顾虑街坊邻居指手画脚。
我突然想起苏轼写给亡妻的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悼亡诗写出了苏轼对王弗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后人不仅仅折服于他的文采,更被他对爱妻的深情厚谊所感动!而站在一个现代女性的角度来看,我更羡慕王弗能遇到一个对的人!“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用在他们身上多么地贴切。
我的大伯没有苏轼的才学,写不出千古名诗来悼念陪伴他们三十多年的妻子。但是人类抒发情感的方式不止一种,“十年生死两茫茫”,你可以写不出,你也可以做不到那么久,但是最起码地对妻子的守节,你们也得坚持一年吧!三十年的风雨同济,三十年的相濡以沫,三十年的患难与共,难道不值得一年的守候?
图片来自网络人死时,说死者为大。劝慰活人时,说人都死了,活人最重要。本来自相矛盾的话语,却被人们灵活运用。暂不讨论它的矛盾性,我只想说人在两者间权衡利弊的时候,是不是不该自私地那么快节哀顺变?
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存不存在灵魂,我希望它不存在,希望死者入土就能安!不然两位伯母在天有灵,怎么面对他们丈夫马不停蹄寻找新欢的丑恶嘴脸!
极速发展的社会,为人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捎带着不小的生存压力。人活着,就要向前看,向前走,这是最朴实的生活态度。可是,有时候走得太着急,难免活人伤心,逝者不瞑目,为了照顾大家情绪,营造和睦的社会氛围,还是委屈一下自己,老人婚姻,徐徐图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