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太多?武志红老师用3招教你收获内心平静
新京报一则调查显示:【生气1小时=熬夜6小时】
心理学家通过病例分析发现,生气1小时造成的体力与精神消耗,相当于加班6小时。人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会导致血压升高、肠胃紊乱、免疫力下降、引起皮肤弹性下降,色素沉着,甚至诱发疾病。生闷气是对自己施加酷刑。、
除了生气,其实,我们与这个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一定会在我们的生命中遇到各种问题,当他们全部向你涌来时,悲伤、痛苦、内疚、愤怒、恐惧、焦虑等情绪也便随之而来。
许多人把这些情绪称为负面情绪,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情绪让他们焦躁不安,给他们带来痛苦。
我们都渴望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诸事顺意,但现实,却并不可能如此完美。
那么该如何来面对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呢?
武志红老师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中,将相关理论和一些实例结合起来分析,真正归因,在根源上去面对不同的情绪。
武志红,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曾在《广州日报》社工作,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2009年在广州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目前已出版了多部心理学著作,如《为何家会伤人》《梦知道答案》等,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作家,已帮助许多人收获了幸福。
武志红认为,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压制这些情绪,而是要正确认识,去疏导、去释放、去接纳,跟随自己的心,学会聆听并尊重内心深处的声音,从而学会和解以及改变。
一、学会疏导愤怒
1、愤怒就要说出来!
我们都讨厌愤怒,当我们发怒时,我们怒目而视,我们大吼大叫,甚至血液直冲头顶……我们也惧怕愤怒,因为,不管是因为什么发怒,都很容易伤害一段关系,让我们和亲近的人疏远。
可是,愤怒是有必要的,当我们受到外界入侵时,我们需要通过表达愤怒来捍卫自己的疆界。
小时候,我和爸妈一个房间,后来有了自己的房间,可是,妈妈每次进我房间都不敲门,这点让我很不舒服,我需要一个自己独立的空间,于是,有一次妈妈又未敲门就直接进我房间时,我对着她很生气地说“老妈,以后进我房间前请先敲门。”老妈听完很是受伤,但是,第二次,她真的记住了要敲门这件事。
美国心里学家托马斯·摩尔曾说“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现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作出很大贡献;但是当愤怒被遮掩隐藏起来时,它的影响正好相反。”
有愤怒的情绪,不要压抑,不要隐藏,表达出来和疏导很重要。
2、愤怒,必须针对导致愤怒的那个人!
小刘在公司里因工作不到位被老板骂了,回到家看到妻子正对着镜子在那臭美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大骂了妻子一顿。妻子莫名其妙被丈夫骂,看到在写作业的儿子把笔铺满了整张桌子,于是张口把儿子也骂了。儿子被妈妈数落了一番心里难受,看到家里的猫正在追毛线团玩,于是走过去踢了猫一脚。
愤怒要表达出来,但是如果发泄变为乱发脾气,因为发泄对象不对,再严重的愤怒也会没有任何意义,不仅伤害了家人,还使愤怒变为了坏愤怒。
小刘、小刘妻子以及他们的儿子都是没有针对导致愤怒的那个人,所以他们三个人此次的愤怒表达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好的愤怒,针对的一定是导致愤怒的那个人。对正确的对象发怒才能捍卫自己的独立空间,这样的愤怒表达才会有效果。
我们理解了愤怒这种情绪,就应该明白,无论对方以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入侵你,你都应当勇于表达愤怒而捍卫自己的空间。
要知道,愤怒并不全然是坏的情绪,好的愤怒也不会破坏好的关系。
所以,学会疏导你的愤怒情绪。
二、释放悲伤的力量
张海迪说:“人就像一部机器,残疾人就像部分零部件损坏一样,不能因此就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大有价值的。”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童年过得悲惨的人,心理往往不健康。想要打破这样的魔咒,赢得健康的心理,就需要悲伤的力量。
书中的小Z童年过得很悲惨,父母离异,被别人收养。她努力讨好每一个朋友却最终没一个朋友,因为破桌子遭到同学的排挤和嘲笑,那一刻,她想到了自杀,她大哭了一场。但是大哭时,她内心深处的悲伤告诉她,她很惨,但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于是,她接受了自己人生很悲惨的这一真相,释放了悲伤,却也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
其实,童年悲惨的人不一定会有心理问题,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因为他们拒绝承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于是自我欺骗,却也在这样的欺骗中给自己竖起了一堵墙。
悲伤和快乐,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控制、逃避,我们就损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
能不能去接受悲伤对抗挫折,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挫折商(AQ)。
同样是生意失败,华先生可以一笑置之,东山再起,而罗女士却过上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这就是因为挫折商高的华先生超越了挫折,挫折商低的罗女士则被挫折吞噬了。
培养挫折商,可以从控制、归因、延伸和耐力四方面入手。
较高挫折商的人即便遭遇了失败,他们也仍然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在分析发生挫折的原因时,也倾向于积极的归因,主动承担责任;他们不会把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它方面,同时,具有较高的忍耐力。
如果你是一个心中有痛苦的人,不妨躺下来,用心感受你的身体,不要去和你的悲伤对抗,去感受他,释放它。相信他会给你很多力量。
三、觉察自己的内心
你想让一个人对你好,就请他帮你一个忙。
在复杂的关系里,想要获得和谐,就必然会有付出和接受,可是在生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坏经常被破坏,归其原因,不是不愿给予,而是不愿接受,而不愿意接受的心理是我不愿意承受内疚。
社会上有很多好妻子形象,但正是过度的好妻子,却让丈夫忍受不了而要求离婚。
妻子什么都做得很好,但却拒绝接受丈夫在某些方面的付出,于是,关系失去平衡,妻子破坏了丈夫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长此以往,内疚在丈夫心中不断郁积,最终内疚就变成了一度隔离亲密关系的墙。
不论什么关系,我们都要以付出与补偿的平衡为目标。但千万不要举牌失衡,正常范围内的失衡,我们才有可能发展出更好的关系。
所以学会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如果对方产生了内疚,也要给对方机会,让他也完成他的补偿。
除了觉察自己的内疚,我们也不能忽略了恐惧的价值。
许多恐惧,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战胜,而是静下心来,去聆听他,找到恐惧背后隐藏的重要信息,这是一个改变的契机。
Joe突然特别怕黑,当他发现怕黑的节奏与他和女朋友关系变化的节奏一致时忽然明白,对黑夜的恐惧其实是在提醒他女朋友对他的重要性。
接收到了恐惧给他的提示后,他慢慢改善了他和女友的关系,也不再惧怕黑夜了。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被突然的恐惧吓到,总会在自己都还不理解为何会陷入恐惧的困境中时就急着去做一些改变,往往这样的改变是与自己的内心真正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静下来,好好地聆听自己内心的恐惧,你便会自己找到答案,这样,好的改变也便会自然而然地随之发生。
遇事莫慌,静下来,觉察你的内心,聆听它的声音,去感受它真实的需要。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到:“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一旦理解并接受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实现人生得超越。”
其实情绪不全是负面的,我们可以在这些情绪里,找到真实的自己,发现它,然后改变它。
结束负面情绪的牵绊,只有一条路:找到情绪发生的源头,然后起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去承认它本身不可改变,然后与它和解。
“毫无缺点的人显然是不存在的,他似乎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英国评论家赫兹里特说。
我们不能是完美的人,不要试图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去消灭自己的缺点,有这些负面情绪,不仅是真实的,而且谁敢说这不是另一种生命的力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