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脚垫时,突然若有所悟。之前我家门口用了一块较大的大理石,没放垫子,目的是好的,大理石便于擦拭,平时可以只用临近门口的一半。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虽然只想用一半,可放来放去,各种鞋就把整个大理石面堆满了,又脏又乱。后来,我就放了一个小脚垫,自从有了这个垫以后,我们便自觉地把鞋只放到了脚垫上,再有多余的便被及时清理放到柜子里,整个屋子干净了很多。
只这么一个小小的垫子便把我们的行为和意识规范住了。看来还是得有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再举一个例子,前一阵,市里整修路面,新铺完的沥青上还没来得及画上标线。开起车来觉得很别扭,总觉得我是不是占了别人的道,别的车好象又在挤我,有时对面竟然会迎面开过来一辆对象的车。特别是在红绿灯下面,左拐道是哪儿?右拐道又应该占到哪?虽然没有标线,但我感觉大家都在尽力凭原有的印象寻找着标线,尽量让自己占对位置。
都说自由是好的,可是真正没有了标线的限制,我们却不习惯了。看来这个标线是应该的,必不可少的。仔细琢磨那些条文并不是随便制定出来给人添麻烦的。就说不允许酒后驾车吧,多么必要,过去在这方面控制得不那么严的时候,有多少人因为一时的贪念而酿成了家破人亡的惨剧呀!还有不允许开车接打手机,一低头的瞬间,谁知道车会开出多远?因为接打手机而使人分神造成的恶劣的交通事故并不在少数。等等,不一一列举。
人从小到大,我们就接受着不同的规则的约束。学校里有校规,工作时有工作单位的规定,在公共场所有禁烟,不许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吐痰等规定。而且许多讲究的家庭还会有家规。以前我也常想,如果没有这些规定,人该多自由。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这些规定正是人们用一次次的教训,甚至是血与泪的教训总结制定出来的。
为什么中国的疫情控制得这么好?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一个庞大的规则体系在支撑。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在国外许多国家行不通,他们认为这是侵犯了个人的人身自由,甚至很多人采取各种形式公开反对。很滑稽,生命都保不住了,还要自由,而且这个自由不只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更使周围的人受到了无辜地连累。
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则,这些规则能够让社会更有秩序,让每个人生活得更有质量。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实施起来便大打折扣。举个例子,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这是喊了又喊的,可是有很多人还是甘愿做夜猫子。特别是年轻人,喝着酒,打着游戏,追着剧,时间一晃便到了下半夜,好象青春就得这样被挥霍。岂不知,你挥霍地潇洒自如,健康回馈给你的也会分毫不差。
再比如说国家三令五申反腐,抓腐,可是还是有一些人铤而走险。《抉择》中市长李高成对那些腐败分子斥责道:“我真不明白,你们要这么多钱究竟要干什么!......由于你们的罪恶和贪婪,将千秋万代地被人们踩在脚下!将会永生永世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世世代代的老百姓都不会放过你们......”“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喜欢钱,无可厚非,但是钱应该挣得清清白白,如果我们真是喜欢钱,那就去堂堂正正做生意好了。当官,就得做一个真正心系百姓,清正廉洁的好官!
形形色色的规则写在你人生的一张张通行证上,只有把它们理解透了,并真正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你才会处处畅通无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