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BestVersionMe-BVM社群创作专栏
11-29 灵魂审判:意识与宗教

11-29 灵魂审判:意识与宗教

作者: Owl_007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08:16 被阅读0次

读完了小说《异乡人》,第二遍读了一半,不继续读了,先写写自己的一点点思考。
主人公默尔索给我的感觉非常真实,他不像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却像自己身边的某个人,某个不熟悉的同事:长相还不错,有点闷,在办公室里不爱讲话,可能是那种共事四五年但自己对其依然知之甚少的那种人,不爱把自己的事情往外说,大家对他的私生活既不了解也不好奇。然后,忽然有一天,他杀了人,惹上官司,在大家搞清楚前因后果之前,先得知他母亲刚刚过世,葬礼第二天他就和漂亮的小女友在海边玩耍,他俩甚至还打算结婚。于是,舆论焦点瞬间转向对默尔索本人的评价而非案情本身,这部小说也是这个思路。
作者没有对默尔索的“人性”做过多探讨,而是在案发之后就慢慢将重点放到对其他人及其反应的描写上。我倒是觉得,按照时间顺序,作者在案发之前的叙述,已经把默尔索的形象塑造得比较完整了。先不说案件本身(毕竟之后大家关注点也都不在案件上),我还蛮喜欢默尔索的。
虽然他对一切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他始终忠于自己的感受,他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好像除了工作他不太喜欢之外,其他的,对他来说都还好。他没有想要去追求什么,生活就是这么一天天地过,就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一切顺其自然,自己不刻意去控制什么,哪怕仅仅这样,生活中被动的情况也不少。他是个诚实的人,我感觉他大概不知说谎为何物,因为他始终忠于自己的感受去生活。我原本以为自己会喜欢一切顺其自然的状态,只是看看默尔索的生活,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大概是,他过于重视自己的感受,而缺乏对外界的关注,同时,他关注的大多是自己表面的感受,热,冷,困,饿,无所谓等等,对自己内在深层的想法关注不多。最后他被判处死刑,赴刑场前他的内心非常安宁,他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不是只关注自己身体表层的感受,而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也更了解自己,书末附的导读认为这是他成熟起来的标志,我觉得,那是他真正关注深层次的自己,内在的自己的开始,他所有新的念头,新的想法,都是以“内在观己”为基础的。
书中还提到了其他人,律师、法官、证人、神父等等,其中,法官和神父的作用非常重要,毕竟就是法官判他死刑,而主要原因是默尔索不相信上帝,法官的价值观被挑战,然后发现,咦,这个人的母亲刚刚过世,他居然在守灵的时候喝牛奶咖啡,第二天居然就和一个美女到海边游泳嬉戏,天哪,不相信上帝的人,真是罪不可赦!默尔索死前和神父的对话也值得玩味。我认为,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人们对其他事物的关注,超越了对案件本身的关注,这是不客观的,至于他被判死刑是不是过重,书中没有太多叙述,我也觉得,这不是重点。
重点可能是,为什么人们对案件之外的事这么关注?所谓“案发前后”对案情本身究竟有多大的参考意义?我们应该允许主审法官的价值观和对被告的主观感受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裁决?为什么宗教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为什么一定要相信上帝的存在?
我想挨个回答。
第一个问题,我认为这是作者的讽刺,我们任由猎奇心理蒙蔽双眼,武断地judge一个人,一叶障目,看不到默尔索其他的特点,实际上,大家依然对他一无所知;第二个问题,对案发前后的关注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但对于书中的这个案件,仅分析案发之前两三周发生的其他事,远远不足以了解被告。默尔索的律师想要上诉是因为判得太重,因为有一条说默尔索“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而如果我们关注一下他近几年的生活,了解他与父亲与母亲的关系,了解他为何没有继续上学等,我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当对“案发前后”一系列事件的关注只会强化我们对被告本身的片面了解而非知道更多案情的时候,我认为这就值得警惕;第三个问题,其实不只是主审法官,当时在座的陪审团也觉得默尔索应该被判死刑,而他们取得一致同意的原因都在于,认为默尔索不相信上帝,这样的人不值得拯救,所以,这和第四个问题可以连起来一起回答。
为什么宗教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我认为这本身是非常明显的“空性”的,但作为个体,尤其是在书中,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的时候,我们也非常有必要去思考:我为什么要相信上帝/耶稣/安拉?在信仰者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就罪不可赦,因为这意味着对最高精神领袖的质疑。当然,他们就是因为缺乏对自己深信不疑的想法的审视才会排斥不认同自己的人,这是一个循环:我信仰上帝,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你不信仰他,我就把你排除在我的圈子之外,甚至剥夺你的话语权(书中默尔索在法庭上几乎没怎么说过话,因为没有人听他说,全程都是道德审判);我不需要知道我为什么要信仰上帝,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不能质疑上帝的存在,什么,你居然敢问这个问题?那我还是要想办法让你闭嘴(因为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实际上, 一旦“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的整个价值观基础都会崩塌,我会无所适从。我不能让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不许问这个问题。反正相信上帝的人多得很,我们抱团取暖的强大力量足以摧毁一切外来否定的声音)。所以,对这些“根源性”的问题,对自己脑中由来已久的观念意识,大家都缺乏审视,由此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是匪夷所思的问题。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事情,所以也是我读这本书中,感受到作者最想呈现给读者的内容。
对,结合自己最近读的《与神对话》,从来没有信奉过哪一个宗教的我,带着无知和出离心来看待书中提到的关于宗教的问题。因为我自己在关注我的stereotype并试图分析其来源,改变固化的认知,所以也对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非常敏感。
所以我认为,书中对案件、对法律、对宗教的探讨,都是相对深层次的问题,但最核心的部分,还是:我们如何审视自己的观念意识?塑造了我们的这些意识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要对之深信不疑,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允许自己的意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生活(决定其生死)?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相关文章

  • 11-29 灵魂审判:意识与宗教

    读完了小说《异乡人》,第二遍读了一半,不继续读了,先写写自己的一点点思考。主人公默尔索给我的感觉非常真实,他不像是...

  • 原创漫画 ‖ 进入幸福的状态的最快方法是什么?

    宗教学 : 圣父 圣子 圣灵 精神学:超意识 意识 潜意识 灵魂学: 心智 肉体 灵魂 科学家: 能量 物质 以太...

  • 灵魂与宗教(1)

    国学的目的是什么?许多人说是为了变化气质,修心养性,那么什么是心?什么是性?在我看来,这无非是灵魂的一种同义词替换...

  • 灵魂与宗教(2)

    【道情】白玉蟾祖师词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

  • 灵魂 与 意识

    医生:“我解剖过许许多多人体,从未发现灵魂寄托的地方。心脏中、大脑中、血液中,我都解剖检验过,都不曾见过灵魂,所以...

  • 塔罗叨叨叨 - 草稿

    超级喜欢审判这张牌。颇有灵魂救赎的味道 问题:我期中考试之后平台能接到合适生源吗?对我而且,审判就是灵魂与真我

  • 我是什么

    是大脑在运行身体 还是器官在配合灵魂 是灵魂在支配身体 还是身体在辅佐灵魂 意识中的我 在宗教中叫无我 亦或有我由...

  • 王东岳:孔子,何以统领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和儒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与标杆,统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长达2000年之久,要知道在全世界除了宗教之外...

  • 人文十三课 意识与宗教

    研究历史的难点在于对史前的研究缺乏一手资料,因为没有文字或者绘画记载,我们的祖先不给我们寻找的直接证据,只能通过考...

  • 意识、理性、宗教

    3月4日,阴。 阅读书目:《精神现象学》。 作者: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29 灵魂审判:意识与宗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oy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