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明朝那些事儿》引发的故事

作者: 小长卿 | 来源:发表于2017-12-24 23:10 被阅读57次

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喜欢历史,但是真要是算起来,喜欢历史的人也要分好几个等级。

第一级是:钻研到《史记》《汉书》《明史》等书籍中,正正经经研究历史的起源以及发展,发扬这门正统的学问。

第二级是:连通古今,将历史故事以现代人接受的方式在描述一遍,真正传播。

第三级是:单纯的感兴趣,知道几个历史人物,几段逸闻趣事,真要是深入下去,肚子里还真是没什么货。

其实呢,各有各的好处。

单纯谈谈古今,编编故事,在酒桌上显摆一下自己的学问,让大家图个乐乎,这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就如贾宝玉所说“除《四书》以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用现代体重新叙说历史故事,比如说那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琢磨先生的四大名著微博体,以创新的形式,将经典再现,更加有利于传播。对于文化的继承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学者研究历史,是正历史源流。民国大师梁启超,王国维,李济,钱穆,钱钟书,陈寅恪……无不对于历代诗书子集批注记录,在抗日战争,教育名流南迁途中,陈寅恪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文稿、书籍以及经年批注的多册《世说新语》《新五代史》等作品装入两只木箱中,由铁路交通局托运,不慎被人盗去,陈寅恪得之消息后,竟是当场晕厥。真正对于历史源流探索的人,更是为了文化传承有依可循。

得益于高中积累的文言文感觉以及大学阅读中医古籍,自觉文言文功底不差,但说来惭愧,史书内容的晦涩,让我在诸多历史古籍面前望而却步,明知是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却始终没有下定决心翻看,正如当年看《史记》,一段文字琢磨许久,看过一半索性放弃了。也许是阅历不够,心气未稳,也给自己一个目标,今生一定要通读一遍《史记》。

今天在读书软件中开始阅读《明朝那些事》,文风幽默,以今生视角讲述前世故事。感觉那沉积在古书中的故事如同在眼前上演。

历史因有传承才有生命力,传承之中因由有创新,才越发有活力。

前人创作,后人传承。

正是说:我们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因为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同时,我们也很年轻,只是上下五千年罢了。

相关文章

  • 一段《明朝那些事儿》引发的故事

    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喜欢历史,但是真要是算起来,喜欢历史的人也要分好几个等级。 第一级是:钻研到《史记》《汉书》《明...

  • 《明朝那些事儿》第壹部——皇帝是怎么炼成的

    读读《明朝那些事儿》,看看历史故事,写写个人感想。 (一)写作手法 《明朝那些事儿》总体的写作手法,引用作者的话来...

  • 《明朝那些事儿》目录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成为皇帝(1)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成皇帝(2)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

  • 看点历史

    这段时间在看《明朝那些事儿》和《剑桥中国明朝史》,这两本书写作风格不一样,明朝那些事儿更侧重把历史的史实当做故事说...

  • 捧得起你,自然也踩的扁你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上连载的中国明朝(1344年-1644年)历史故事,掀起了明朝热。作者当年明月,本名石悦,是...

  • [碎语杂记]第一功臣李善长,免死铁券不免死

    明朝那些事儿。 读(听)明朝那些事儿以前,不知道还有个叫李善长的人儿。 读(听)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知道了朱元璋麾...

  • 幽默而苦涩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从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讲起,至清初李自成灭亡明朝结束,总共分了46...

  • 看《明朝那些事儿》

    今天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四本,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段历史,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当年明月的书,他讲的历史,像故事...

  • 《明朝那些事儿》之洪武大帝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刚开始并没打算看,首先我不太喜欢明朝那些故事,尤其是几个太监把明朝搅和的乌烟瘴气,其次对朱元...

  • 8|33《明朝那些事1》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总共有七本书,作者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原是网络上连载的中国明朝(1344年-1644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段《明朝那些事儿》引发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rk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