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你有和你内心的“情绪化小孩”,谈过话吗?

你有和你内心的“情绪化小孩”,谈过话吗?

作者: 老鱼笔记社 | 来源:发表于2016-06-06 10:12 被阅读152次

    文/兔科系怪咖

    (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我有个朋友,我称她为“恋爱杀手”,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呼呢?是因为她每次谈恋爱都不会超过一年,一旦她谈恋爱了,她总会对男友有着各种期待,当另一半表现出完全不符合她内在期待的标准时,她感到异常痛苦,只要期待落空,她就会反弹,变得焦躁不安,硬是逼得另一半与她分手,如果对方不肯,她就自动消失,直到开始下一段恋情。我深入挖掘了她的过去,发现原来在她小的时候长期处于无助和期待落空的现象,因为她的父母工作非常忙,经常顾不上照看她,甚至经常对她许下“空头支票”——答应了她的事情没有做到,于是她就通过各种“作”的行为好让她的父母妥协。

    我们称这种行为叫做:情绪化小孩。

    小孩总是会自然地立刻反应,

    因为他内在没有空间可以接纳当下的恐惧和痛苦,

    也没有空间可以延缓需求的满足,或是忍受挫折。

     在小孩的状态中,当外界发生任何对我们造成威胁的情况时,我们会自动化地迅速做出攻击或防卫的行动。当不确定是否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事物时,我们就会立刻进入反弹状态,而且会先不自主地采取行动,然后才有空间去思考或是感觉。因为触动事件与反弹行为产生之间,就是我们内在那个有待探索的内在小孩的世界,它曾经是那么地受到威胁、遗弃和创伤。等我们真正冷静下来后,也许我们会批判自己的反弹行为,并且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或所说的话,而感觉自己很糟糕;或者甚至会试着控制自己的反弹行为,然而,不论是批判自己而感到罪恶,还是尝试控制自己的行为,都无法对我们内在受创的小孩的反弹行为带来任何影响。

    所以,应该如何去拥抱我们情绪化的小孩并控制好他呢?               

    (图片来自网络)

    1、留意是什么触动了反弹行为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见识过我父亲那乖戾暴躁的脾气,每当我们做的事情不符合他所期待的时候,他就会暴跳如雷,并开始对我们破口大骂,严重时可以在人来人往的场合里肆无忌惮地指着我们鼻子骂,当时的我真的可以用恨之入骨去形容他,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次妈妈对我行为不理解并开始指责我的时候,我竟也不耐烦地对她破口大骂,过后的我才猛然一惊,没想到我的身上竟然也出现了我父亲的影子,那可是我年少最不屑、最痛恨的行为。

    深入探究我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后,我发现我个人比较强烈地触动事件是:感觉被批评或是误会,感觉到某人以不尊重的方式对待我,或者是一些人的行为、动作太任性孩子气,还有就是所有牵涉到物质利益的事物。因此如果我们留意每天的生活,当情绪将要点燃时,多问问自己;“是什么让我感觉到被干扰?”或许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引发反弹的触动事件。

    2、留意到我们的反弹行为

    我们的反弹方式和我们与生俱来的情绪本性息息相关。有的人个性较为外向并充满了冲劲,有些人则较为内向并且习惯性地畏缩。而有些人就会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好像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某些事物所干扰。

    第一种我们称为对抗的反应模式,包括责备、攻击、要求、叛逆、批判、抱怨、暴躁以及报复。第二种是讨好型的反应模式,包含了能量移向对方的取悦和乞求。第三种是抽离的反应模式,包含了退缩、意志消沉、沮丧和放弃。我们每个人独特的反应模式都混合了这三种不同的形态,同时常常会在与不同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反应形态。

    我们的反弹模式也和孩童时期身处的情绪环境,以及我们所目睹的父母亲的反弹模式有关。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情绪模式简直就如同我父亲一般——基本就是批判、不耐烦、起伏不定、暴躁。直到我终于能够接受这就是我情绪化小孩的状态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抗拒这个事实,甚至无法接受。事实上,当能够真实地接受我们任何一种反应模式时,这份接受就能为自己带来深沉的解脱与放松。

    3、控制的策略

    其实大多数时候的我们都是“操控老手”了,善于使用自己拿手的控制手段,因为对我们内在的小孩而言,任何情况的失控都有它无法承受的风险。我们可以把觉知自己反弹模式的察觉能力,同样运用在对自己操控策略的觉知上。每一种反弹行为都有着明显的身体内在感受,操控也如此。

    相信大家都一定了解过之前刷爆朋友圈的张智霖夫妇,其中张智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每次吵架我都会想到我失去她会怎样,所以我很珍惜。我宁愿主动认错主动和好,因为我珍惜有她在的每一天,男人嘛!认错没什么,最怕失去了来不及后悔”。这就是很典型的情绪控制行为,最完美的婚姻也曾有200次想离婚的念头,而张智霖恰恰认识到任何情况的失控有着他无法承受的风险——失去袁咏仪,所以他很珍惜,从不让自己的反弹失控行为造成无法挽留的结果——每次吵架后主动认错和好。

    最后,将全部总结成核心内容就是:留意观察反弹、困扰产生的触动事件→观察自己的的反弹行为表现→回溯到内在孩童时期的创伤小孩→感受创伤→深思反弹后的风险→拥抱我们的情绪化小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有和你内心的“情绪化小孩”,谈过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gt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