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弟,姐姐永远怀念你-2
打那以后,明弟变得听话多了,也老实多了,我觉得他在性格上都有了改变,由原来的半内向变成了完全的内向。虽然他上课依然睡觉,但是不再玩闹,也不影响别人了,只是功课依然不好。我觉得对不起明弟,从此吸取教训,他们老师再向我反映情况,我都会避重就轻地向父母转达,不再犯傻了。
明弟虎头虎脑,粗眉大眼,长得好看又招人喜欢。略有些憨态的他,无意间说出一两句话,常另人大笑不止。有一年我姨从天津来京串亲,在京小住了几日,觉得明弟可爱,非要将明弟带回天津玩几天。明弟快上二年级了,正放暑假,母亲就同意了。
一个星期后,表哥将明弟送回京。晚间父母下班回家,表哥笑着对父母说:我们全家都爱逗他说话,他说话太哏儿了。有天我妈问他,天津饭好吃吗?比北京的怎么样?明弟回答:天津的臭豆腐和北京的一般臭!逗得我们全家哈哈笑个不停,明弟却浑然不知可笑在哪里,还认真地说,是真的嘛!
那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到处白茫茫。有一天放学,明弟又被老师留下改作业,我在他们教室门前等了许久,老师才放他出来。天早已黑了,胡同里路灯昏暗,我俩不敢走小胡同,特意绕道走了一条比较宽敞的小马路,路面中央被汽车压得光滑锃亮,像一面镜子。
明弟提议说,姐,咱俩玩拉冰车吧。说着,他即刻蹲下,我拉着他的双手,倒退着行走。他则像是坐在冰车上,任凭塑料鞋底在路面上滑行。拉了一段,他又说,姐,咱俩换换,你也坐回冰车。于是改成他拉我。他年岁小,拉我费点劲,怕他累着,没一会我又换他,我俩先后摔了好几个跤,手冻得冰凉,却高兴得不亦乐乎。到家时比平时晚了许多,挨了大人一通数落。
67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家里的生活水平下降了一大截,因为父亲在世时工资很高。
69年我插队走了,明弟成了孩子中的老大。那年他只有14岁,不但学会了做饭,还掌管了家中的财权。母亲很放手,因为她中午不能回家,有时晚上也要加班。明弟很会过日子,对每天的花销控制得很严格,绝不超支。妹妹和小弟弟正在长身体,都非常能吃,中午炒一锅白菜,竟不够他们三人吃的,常常是饭没吃完,菜先没了。
明弟有招数,再做菜时,并不增加菜量,而是采取菜少多放盐的做法。那两个小的哪里肯干?纷纷到母亲跟前告状说,哥哥做菜又少又咸,饭后要喝很多水,下午上课时常常憋不住尿。母亲开导明弟说,弟妹和你都在长身体,即使咱们每月借些钱,也不能在饭菜上节省,明弟这才适当加大了菜量。
71年明弟上了园林技校。因为离家远,平时住校,只有周六晚上才回家。技校每月只发十二元饭票和六元零用钱,明弟当年16岁,正是能吃阶段,饭票根本不够用,还要自己花钱和粮票换取不少。
有一回他对母亲说,我们宿舍住四个人,关系都挺好的,我把饭票一直放在桌上明处,也没见丢过。母亲听罢引起了注意。因为不要说钱,就是粮票在当年也算是紧缺之物。
母亲对明弟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妈也不是让你随便怀疑同学。这样,你这次回校,就把饭票锁在抽屉里。你自己该怎么吃还怎么吃,试验对比一下,看看与之前每月的用量是否一样,如果一样,那证明确实他们没动。如果比之前用得少了,那无疑是他们动用了。
一个月后,明弟对母亲说,妈,您出的主意太好了,我这个月比之前少用了不少饭票,学校发的基本上就够了,不用再另外換了,看来他们三人之中,真有人动用过我的。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