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妈妈,我一直非常注重家庭教育,我自认为对我快6岁的儿子非常了解,可就在上周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开始反思自己。
我儿子拿走了我钱包里面的300元现金
现在都是扫码支付,很久不拿现金,可我正准备充值地铁卡的时候发现钱包里面300元现金没有了,当时第一反应是回忆有没有被盗,仔细回忆背包没有其他异常,钱包里面除了现金别的都在,所以排除了被盗的可能;第二反应是会不会老公急用拿走了,可是核实之后他也没有;第三反应是前几天让我儿子在背包里面帮我找过东西,会不会是他?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盘问他,他虽不情愿但还是承认了这个事实。做为家长遇到这种事情都非常的敏感,我也不例外,联想了非常多,曾经教导他不翻别人包包的习惯难道他忘了吗,他怎么可以私自拿钱,这以后还得了吗?这种思绪占据了我整个脑袋,我发火了,我对他发脾气,还让他自己反省陈述错误在哪里……
他拿钱是为了给小宝买礼物
事情过去了几个小时,我也冷静下来了,他向来懂事,不轻易拿走别人的东西,不翻别人的口袋和包包这些他都明白是错误的做法,为什么这次他要这么做?
于是我静下心来和他聊天,我追问他为何要拿钱,拿钱的用途是什么,他说:我想给妈妈肚子里的宝宝买礼物,小奶瓶还有玩具,我自己的压岁钱我怕不够……
接着我又问他,那你是否明白你这个行为是错误的呢,他说:我知道,下次需要一定跟妈妈沟通,不能直接拿走……
来自妈妈的反思
我一直觉得养孩子最难的部分就是家庭教育,爱的度很难把控,我们总是说教育孩子要温柔但有边界,但是通过这个事情我反思了自己以下几点:
1、我对孩子的信任太容易崩塌。孩子我一手带大,脾气性格品行我最了解,我是最应该相信他的人,但是遇到事情之后我还是先被我认为的坏结果来看待他,孩子做出任何一个举动的背后都会有原因,我应该先了解清楚,再来进行教育;
2、没有教会他如何沟通。我一直强调不能随便翻别人的包拿别人的东西,包括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都不可以,也许是我在这方面管教太过于敏感,导致他在有需求的时候不敢沟通,甚至不会沟通,想要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分辨是非,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3、别用成人复杂的思维来看待孩子。孩子其实都很单纯,我最初心里想他是不是拿钱去买玩具,当他告诉我是在给未出生的小宝准备礼物的时候,我瞬间羞愧了,他拿钱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他爱的人,这么小就懂得付出,我为何不懂我儿子。我承认我把问题想复杂了,以前的老话说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发生这种事情总会联想到未来不敢想象的一幕。当遇到事情了还是需要冷静思考,找到背后原因,原则性的问题不管什么原因都要加以教育或者惩罚,就比如这次拿钱属于原则性问题,我会在这个问题上惩罚他,但同时也会告诉他如何努力才能达成心愿,这样走捷径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小孩都很单纯,多点耐心了解孩子;
家庭教育真的是一门大学科,不仅仅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助力,对父母本身也是一种成长,这是一个相互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乐趣多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更多的感动,继续学习,不断进步,和孩子共同成长,同时也想告诉其他父母,正面管教所说的:温柔但有边界是每个人都必修的课程,坚持原则,鼓励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