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纪伯伦
今天,你“鸡娃”了吗?
文 / 郑巧
本文约2500字
阅读约需5分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很多人似乎忘记了这一点。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不仅仅是以前的吃饱穿暖那么简单。花费在教育上的成本越来越高,一个培训班动辄上万元。很多小孩儿,从小学开始,根本没有周末,都被家长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像赶场子一样。
不仅家长经济压力大,不敢轻易要二胎,培训班对孩子真的是好事吗?
疫情反复,不少学校网课和线下课随机切换。上网课时,家长看到孩子不认真、偷偷“打野”,非常焦虑。即使不上网课,家长看到孩子分数波动、作业写得不好、习惯不好,或是与别人家孩子对比,一样弥漫着焦虑情绪。
“清华爸爸辅导作业崩溃锤墙”等新闻频频上热搜,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小学的作业,家长还可以勉强辅导一下,辅导过程中对孩子越来越不耐烦,为什么一道简单的题目怎么讲也听不明白呢?甚至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孩子也开始疏远父母。
何必为了作业弄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呢?
学会做课题分离,能让家长轻松,孩子快乐。人生幸福的源泉就是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作业无疑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不应该干涉,也没必要干涉。独立完成作业,是孩子必须做到的事情,家长应该充分相信孩子,能够做得很好。订正、复习,独立完成作业,预习新课,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家长辅导,反而影响了孩子的自主学习。家长觉得简单,那是因为家长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啊,还未形成很好的逻辑思维。每个大人曾经都是个孩子,只不过很多人忘记了这一点。
教师也需要通过孩子的作业来判断学习情况,从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作为老师,并不是想看到一份完美无瑕的作业,而是想看到一份由孩子独立思考之后的真实的作业。
那么,家长什么也不需要做吗?当然不是。家长可以在培养孩子习惯上下功夫,而不要紧紧盯着孩子的分数。您可以引导孩子走上正轨,却无法强迫孩子。就像,您可以把马带到河边,却没办法强迫马喝水。
长远来看,父母应该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能常常陪在身边吧。是否功能名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接受孩子的平凡,就像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凡人一样。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不好吗?哪有那么多伟人呢。孩子能够来到这世间,陪父母走过一段路,对父母来说,就已经很有价值,也很欣喜了。
孩子过得快乐、不作恶、能够养活自己,就够了。往前追溯,是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也就是高考。再往前,是进入一所不错的高中,也就是中考。至于小考,我认为没那么重要。
生命里会有无数小浪花,高考也仅仅是这无数分之一。这样来看,一次作业、一次月考乃至期中、期末考试,几天的网课,又算得了什么呢?它们连小浪花的分量都远远不如,家长又何必焦虑呢?格局要大,眼光要长远。
但是,家长当甩手掌柜,把一切都交给老师,当然也不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辅助和补充。
首先,家长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真正地爱孩子。
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自立。尊重是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并认识其独特个性,是努力使孩子能成长和发展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要努力去发现孩子本身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这才是尊重。
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才是父母应有的态度。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其次,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运动习惯、时间观念、专注力和做家务的习惯等良好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孩子自然可以拥有一个相对幸福的人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孩子一辈子的竞争力。阅读,让孩子从狭小的空间里走出来,去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世界,扩大孩子的视野与格局。喜欢阅读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太差。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三年级落后现象,其实就在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没有跟上。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有意识的带孩子阅读,且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越早越好。
如何培养?当然是父母自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少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真的会让人变蠢,变得浮躁,变得越来越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至于运动习惯,父母可以带孩子跑步、打球、跳舞等等。从小养成一项或多项运动习惯,可以让孩子性格里多一份坚韧。学科培优没必要,在学校好好学就足够。但是,如果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画画、舞蹈、钢琴、吉他、球类运动、游泳等,家长可以给孩子报培训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一些兴趣,可以让孩子以后生活得更加快乐。
时间观念,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计划,而不是给孩子全部安排好。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有责任感。专注力,孩子本身就有,学习、玩乐时,家长不要随意打断孩子就行。
千万不要溺爱孩子,觉得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都由父母包办。看似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学习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远没有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重要。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活成孩子的铠甲,而是让孩子长出属于自己坚实的铠甲。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对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明白,孩子自有他该经历的人生轨迹,放手让孩子去发现、去承受、去体验,孩子才能拥有更加健康完整的人格。比起事无巨细的爱,心理上亲密,生理上独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希望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能够真正减轻孩子负担,减轻父母负担。让孩子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可以远离抑郁、焦虑,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真心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希望祖国的花朵们可以更加茁壮地成长。
我是一位热爱生活,追求智慧,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的教书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西瓜要加盐”。记录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己的教育故事、生活故事等,相信总有一些话能让您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