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悟】成佛成仙七阶段

作者: 无戒可守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0:38 被阅读0次

修满这七个阶段,修道成佛,得道成仙离你就不远了!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管你是谁,总有你的“道”在等着你,你将以你的方式度过你一生。

但是对于潜心修行的人来说,只有“参悟真义”才能功德圆满。如果你修满这七个阶段,那么“大道”离你就不远了!

第一阶段:敬信 

学佛修道者必须有坚定的“信仰”,正所谓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

只有怀着十分的“恭敬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才能在修道过程中长持本性,不迷失自我,离魔近道。

同样,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罢,带着信仰前行,才能保持斗志,才能持之以恒地去做好每件事。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二阶段:断缘

断缘者,断“有为”俗事之缘也。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至圣至神,孰不由此乎?

这里的断缘,需要解释的不是让人断除一切关系,而是减少不必要的关系,不为世俗所累。

比如,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重视应酬关系,但非常累,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整日奔波于各种应酬中,就是一种被“缘”所累。

第三阶段:收心

心为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收心的关键是心时刻保持清净节欲,不妄为、不妄动、不妄想,不执著于得失、成败或任一事物,自然就能做到收心。

现在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不公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人处事一定要先“收心”,不妄自菲薄,不与人盲目攀比,遇到困难波折,先从自身找到症结所在,然后调整心态,积极努力面对人生。

第四阶段:简事

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识事之有当,不任事之非当。任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弊于形神。

身且不安,何能及道?是以学佛修道之人,莫能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多的杂事琐碎一定会牵扯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在满足一定生活条件后,不会去为了名利二字而做无谓的社交、无益的营谋。

第五阶段:真观

观本知末(因果),又非躁竟之情,是故收心简事,日损有为,体静心闲,方可观妙(妙用现前)。修行人要排除杂念,摒除物欲,专注于学佛修道一事,这样自然明悟开智。

第六阶段:泰定

出俗之极地(出离心),致道之初基(人心死道心活),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即此阶段为接近“道”的一个阶段,这时,修行人本身所具备的智慧已经开明,是以更需持定不懈,才能深证真常(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第七阶段:得道

通过以上六个阶段之后,就会功德圆满,会修得形神合一,长生久视。即是不能成神仙,也必定活得潇洒,活得快乐,活得长寿!

感恩宇宙万事万物……

相关文章

  • 【缘悟】成佛成仙七阶段

    修满这七个阶段,修道成佛,得道成仙离你就不远了!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管你是谁,总有你的“道”在等着你,你将以你的...

  • 七绝.笑悟空

    文:木易书 亲历灾劫九九难, 五行孤苦五百年。 成仙得道看不破, 何笑凡间悟不穿。 人皆赞悟空,我独笑之,成佛成仙...

  • 成佛成仙梵净山

    梵净山,千里翠峰在云端,清风扶石级,万米步步梯,花色迷人眼,莲中坐,聆听一声梵音,滚滚红尘,修行修梦梵净山。 灵净...

  • 成仙不成佛

    当年轻人开始怕冷,拼命给自己加秋裤;当年轻人放下香槟高脚杯,给自己煮一壶枸杞菊花茶;当年轻人开始往头上涂抹生发液,...

  • 追求

    佛教成佛,无欲无求,普渡众生;道教成仙,我行我素,随心自然。 自己喜欢什么,便追求什么! 如我们自己,不管成佛成仙...

  • 《莫之仙体》之古隶练习

    课子课孙先课己 成仙成佛且成人

  • 感悟古人智慧 12

    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成人。 解释:用于说明教育人要以身作则。督促别人读书,首先自己要读书;想成仙成佛,首先要...

  • 偶得

    悟能无忧 八戒成佛

  • 鲁智深人物赏析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同常人的人物。他是梁山泊中唯一一个成佛成仙的人。他是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中唯一成佛成仙的...

  • 鲁智深人物赏析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同常人的人物。他是梁山泊中唯一一个成佛成仙的人。他是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中唯一成佛成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缘悟】成佛成仙七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do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