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作者: 远近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09:31 被阅读169次

1

之前在家休息,翻微博看到了热搜第一名是刘鑫,她是江哥案的证人,更是整个案件处于风口浪尖的人,想必你也有所了解。

她又一次上热搜,是她公布了自己和江歌妈妈的聊天记录。

在记录里,她说江歌妈妈满嘴谎言,称不会像她这样无耻,撒谎欺骗别人的善良和钱,并在记录里隐晦表达出自己和江歌同性恋情关系,一次次用讽刺和挑衅刺激着已失去孩子的母亲。

在已公布的聊天记录最后,她说:你不配当三叔的妈妈,用三叔的命去骗人,无耻!(三叔即江歌昵称)

我当时非常震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生,才能对一个已经失去孩子的母亲,说出这样的话?

又到底是怎样的欲望和想法,让她能在江歌案已经宣判一个月后,又一次主动公布所谓的和江歌交好的视频,将自己再一次主动推向热搜?

人的底线何在?

刘鑫的微博关闭了评论,我去翻了翻转发,几乎清一水的谩骂,偶见几条出来呼吁大家冷静或替刘鑫说话的人,也被快速打压,冠以水军名号,群起而攻之。

我特别去那些不同声音的微博里去看,有的认怂删光了微博,有的和网友对骂,有的还在苦苦解释自己不过只是随口一说。

我注意了一下,在刘鑫之前发的微博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自己受到了网络暴力,范围不仅是公开了她和家人的所有信息,还有人给她们家邮寄大便,走到街上被网友尾随和漫骂,甚至还有人给她家寄了炸弹。

我不禁又在问,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特别澄清,我没有替刘鑫说话,我认为她这个人确实恶心,频频做戏,谎话连贯,毫无底线,我也曾经在微博下骂过她,期待法律可以给予江歌案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宣判。

我只是在想,刘鑫虽让人生厌,但她的家人也必须承担这种网络暴力吗?凶手已经伏法,刘鑫虽要承担责任,但要真的严重到需要一颗炸弹把她和家人都轰死吗?

事情要翻来覆去地想,真正的意义才会逐渐显露出来。

通过这件事,也想和你聊聊别的。

2

我有一位作者朋友,一直在豆瓣上发文,之前他写过一篇有关爱情的文章,题目大意是,喜欢炫耀的女生,更容易找到男朋友。

这个题目就很容易让人误解,一个看似三观不正的女生,怎么能找到男友呢?

通读下来全文,其实文章观点是在说善于表达和表现这回事,有时表现的尺寸非常难拿捏,太过了就会被理解为炫耀。

看似题目危言耸听,实际上文章还是写的有理有据,非常扎实。

但这篇文章直接炸锅,先是有一些人在评论里反对观点,认为女生独立自强没有错,但过于虚荣就会被冠以各种婊,作者实际上是在教唆女生学坏。

一开始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尽心讨论,紧接着有跟多人涌进来,留言就开始剑走偏锋,变成另外一个方向。

有人说,写这种文章的人就该滚出豆瓣。

有人说,好好呆在你的公号里喂狗,不要来玷污这片文艺圣地。

有人说,看了你豆瓣相册的自拍,这么丑,也难怪你能写出这种文章了。

甚至有人说,像你这种死了妈的作者,迟早死全家。

一人骂,人人骂,还有人把作者的照片发在广播里羞辱,偶见几个人留言请大家认真读文没有人搭理,反而是那些骂人的留言被一次次引用转载,表达同一腔愤怒。

何辜?

更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大量的人涌入作者的图书条目中,齐刷刷地打一颗星,说作者三观不正,这本书肯定也是垃圾。

就连作者本人也表示很无奈,发朋友圈说,只要一写出文章有人表达不赞同,就骂我丑,去我书里打一颗星,也是长了见识。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其实也由豆瓣起家,之前在豆瓣更文非常频繁,但最近一年多,我的更新寥寥无几,之前我发过一条豆瓣广播:其实不是不想发文,不是不再写文,而是不敢再发在豆瓣。

我发完这条广播后,就有人回复,不就是矫情嘛,以后还是少写点,不然碍眼。

我没有回复,过了两天默默把这条回复删掉了。

不敢回复,怕引起更多人谩骂攻击,去我的书目下集体刷一颗星,我担心自己承受不了这种打击。

我还是比较怂的。

3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接受能力变得这么差了呢?

为什么网络上的许多人,一点就着,言谈多污秽,丝毫没有底线呢?

或许,那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好人,都是善良的,他们在公司是好员工,在家里是孝顺的儿女,他们在路上遇到乞丐也会给钱,外卖小哥送餐慢了也会表达理解。

但为什么一到网上,挂上了一个网名和外衣,就会变了一张嘴脸?

我曾因为做课题,冒着被人肉的危险,采访过五位所谓的“键盘党”,他们给出的理由很多,其中有共同的一条,为了所谓的“解压”。

其中有一个人回答的原话是这样的——

现在不是言论自由的时代嘛,我想说什么说什么,说说而已,骂你两句怎么了?能掉钱吗?能少二斤肉吗?不要怪骂你,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抗压能力差。

说实话,当我听到这样的回答时,一瞬间表达了理解。

的确,骂人不会怎样,反正谁也不认识谁,骂了别人几句,你舒坦了,你解压了,别人也不会如何,照样各过各的日子。

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你都不记得自己骂过谁,还会转人家的某个段子,说哈哈哈真好笑。

但这个理由并不是最终的解答,其中隐藏着更加深层的社会含义。

现代人的压力这么大,这么多,人人都会有迷茫、困顿、疑惑,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迷局,没有幸存者。

但在网络没那么发达时,我们在面对周遭的事情,还有的选择。

比如在2000年左右,我发一篇文章,大家表达不同的意见,还算是就事论事,大家像是辩论一样,虽最后没有达成一致,但也在合理合情的理性范围内进行友好讨论。

但如今,这种现象却非常少见了,稍有分歧,就是骂,就是你该死,就是你不配做人。

我们的接受能力开始变差,就是因为现在我们可见可听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有句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以前我们可能接收外界十件事,有七八件是不如意的,尚且可以用理智对抗,应付一二。

现在我们接收外界一百件事,有七八十件事情都是不如意的,但我们的能力只能理智处理七八件,七八十件这样的量级我们没办法更合理地解决。

别说旁人不可以,就连我都不行。

我虽可以保持沉默,但其他人不行,于是,满眼所见的,都是不满,都是攻击,都是谩骂。

骂了别人,自己舒坦了,看似解压了,其实无非是把这种压力,转移在了别人身上。

别人如果承受不来,就会有刚才所说的话,骂你又如何?你扛不住是你抗压能力太差了。

好吧,别人骂我,我忍着,我忍不了,我活该。

4

我隐隐觉得网络暴力这件事,远远没有到被讨论到非常深入的地方,因为那些人缺乏的,不是宽容,不是善良,不是没有底线,而是缺乏思辨。

所谓思辨,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经常可能会在某些帖子下看到这样的话——

看到大家都在骂你,我就放心了,我也来骂几句。

你真的了解这件事的真相了吗?你真的认真看过帖子了吗?你真的对双方的态度有了一个正确而清晰地认知了吗?

或许没有,他只是看到人人都在骂,自己也骂两句,好玩,顺嘴,跟风,反正谁也不认识谁,又不用负责任。

我虽不太赞同网络实名制,但我渴望人人都能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哪怕你披着网络的外衣,你说出口的话,依然代表着你的个人观点,代表着这是你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

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的话,只是代表着跟风的观点,代表着一时冲动和恶意的一面,代表着人性中最不堪入目的一面。

能够独立思考,意味着什么?

首先,思辨意味着你能换位思考。

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两面,当你接收外界的事情越来越多后,可能分析的能力就会应接不暇,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要警惕那些外界的声音,用更加辩证的态度去看待事物。

要知道,一味地歌颂某件事,或一味地诋毁某件事,都不是好现象。

人们都说,文化要百花齐放,要允许各种不同的声音,但现在,网络上对于某件事,只能允许一种声音,只能允许一种态度,这就很危险。

它会不由自主将我们变得更加愚蠢、冷漠、麻木,甚至这种现象,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其次,思辨意味着你会变得慈悲。

慈悲这个词,我曾经在早期的文章里提过,但后来慢慢就不再说了,因为我发现,这个词被人们列进了鸡汤的范畴。

很多人,只要一提到努力、命运、理想之类看似不够现实的词语,都说是鸡汤,都说是矫情。

但你若能独立思考,就是会变得达观而慈悲。

不然的话,聒噪喧哗不堪入目的声音会越来越多,影响人的价值观,真正理性客观的声音会越来越少,甚至会销声匿迹。

到了那时,才真的是我们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悲哀。

5

有人说,那些键盘党,他们在骂人的时候,他们把对方,不是看成人,而是看成魑魅魍魉,相互诋毁和侮辱。

我深以为然,他们不相信对方,他们不相信对方真的存在哪怕一丝丝合理的地方。

他们不懂,他们只管骂,骂到你不再吭声为止,他们高举着旗帜,说这才是网络的胜利。

我们的人生,其实不是对错那么简单。

在我看来,人生更像是一场辩论赛。

有一位参加我是演说家的选手,他演讲中的话很有启发性,他说——

人生好似一场辩论赛,大部分的立场,都不是随着你的心决定的,而是命运硬生生推给你的。

它塞给你的时候,你会痛苦,迷茫,焦虑。

但你若能独立思考,像是打辩论赛一样地活着,你就会好庆幸,虽然你依旧会痛苦、迷茫、焦虑,但你会慈悲。

这是一个新时代,所谓新,就是我们不知道它何时变化,速度飞快,我们甚至追不上它的脚步。

但越是在这样的时代里,越需要我们的思考,有时要慢下来,往深地想一想,换位思考一下,不要被别人的一时冲动牵着鼻子走,不要自己也成为助纣为虐的一份子。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声音,但新的声音,绝对不是谩骂,而是你我都能发声,并且为自己的声音正名,这是我——作为独立个体——所发出的最具有力量,也最善良的声音。

但自我的发声,只做完了事情的一半。

当其他的新的声音向你涌来的时候,你绝对不能保证这个声音是你喜欢的、是你接受的、是你认同的,但你准备好欣赏它、尝试去理解它、甚至最终接纳它。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份懂得,就是你既然懂得自我发声的独立性,也要懂得别人声音中的不容易。

这份慈悲,就是那些不同的声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不再是一个人人谩骂相互诋毁的战场。

而是一场能够和平共处彼此理解和认同的交响。

相关文章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

    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慈悲,所以宽厚; ...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早上去寺里上三柱香。断了一柱。 寺里的师父跟我说:“没事的姑娘,不要患得患失,顺其自然,断了就再请一柱嘛。” 如拨...

  •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晚上,小样写完作业后,突然对我说:“妈妈,你每次修改我的作文,我都会有小情绪,但是修改完后,我就没有小情绪了,但是...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终于读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一本有关张爱玲的倾城往事,因为我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人,能坚持读完可能是因为想...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感谢生命所赐予我的所有的苦涩。艰辛也好,苦痛也罢,我都会一一欣然接纳。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谁也无法...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人与人相处,最容易犯的问题, 便是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 自以为一切都为对方做到极致, 对方却完全无动于衷甚至...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前两天和梁老师聊天。梁老师说,基层学校中的”倦怠”惯性之强,非外部人士所能切身体会。所以,你这样的老师才更显可贵。...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 ”

    36码的鞋,尽管你很喜欢它,你想适应它,为了它磨破了37码的脚都义无反顾,可过了一个月,你穿它的次数变少,半年后打...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内心总是汪洋大海一般,时雨时晴。雨时有风,风里含泪;晴时带花,花中飘香。人们总说活得越久,心越僵硬,越复杂,可我却...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是一句直入人心的话,因为感受过,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对你,悲对这一份苦扰。 我不是一个特别注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gw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