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說的基督山,可不是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基督山,也不是大仲馬筆下伯爵恩仇記的所在地。我要說的基督山,本名為Mt. Rubidoux(路比豆), 就因山頂上有個大大的十字架,山名被我們一起去踏青的教會姐妹們改為「基督山」。這樣比較好記吧。
說起這個基督山,我已在朋友圈裡已看過很多照片,早就想著去走走,終於找到機會上路。它位於洛杉磯東部的河濱縣,是當地人享受自然的著名景點,有著適合全家大小共同參與的遠足路線,全程來回大概三英里。線路說普通,很普通,山坡低緩,上面覆蓋著滿山遍野的野花,其中還夾雜著些許熱帶植物,多是一些巨大的仙人掌之類。說不普通,也有著不普通之處,因為山頂上佇立著一個高高的、碩大無比的十字架。不僅如此,這座俯瞰河濱縣社區的山,對於當地居民的意義,用他們的話說,「她好像每天在看顧我們,保護我們,滋養著我們的靈魂,成千上萬的人因這座山而受到鼓舞,我們無法不愛她。」
爬山吧,讓大自然的平安流向你剛進入口處一踏上山路,就感受到了她的特別。山的側面嵌有一塊石板,上面寫著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穆爾的著名詩句,大意是:爬山吧,你可經歷到很多益處,大自然的平安會流向你。隨著陽光照射大樹,風的清新將吹向你,還有暴風雨的能力,關懷也會像秋天的落葉飄來。石板上左邊刻著《聖經詩篇》121篇第一節的著名詩句:「我要向上舉目,因我的幫助是從他而來。」 讀著約翰穆爾的詩,我彷佛感到清新的微風迎面吹來,似乎聞到了樹香,心中湧出一股衝動,看來要跟大自然立個約會的目標了,多多享受與自然相遇的那份寧靜與美麗。
十字架, 耶穌受難與復活的象徵既然那高大的十字架是這裡的特色,我們也就把它作為攀登的第一目標吧。
我們幾個姐妹邊聊天,邊朝目標行進。偶爾停下來,欣賞欣賞路邊漂亮的小花,嗅嗅香氣。不時地有推著嬰兒車的媽媽們從我們身旁經過,還有跑步健將,帶著狗狗散步的人們。看得出,這的確是一個令男女老幼皆愛的地方。半個多小時候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站在山頂巨大的十字架下,遙望遠處湛藍的天空,俯視四周壯觀的全景,才明白為什麼當地的居民那麼喜歡這裡。
在十字架下端的山壁上,有兩個石牌。原來,這個十字架建於1907年,為了紀念加州 Mission 的創建者 Junipero Serra,從1959年三月開始,十字架由複活節日出理事會專門用於每年一次的複活節日出朝聖活動。難怪河濱縣居民把這裡視為滋養靈魂的地方。現在十字架仍維護的很好,成為當地的地標。
據說,復活節日出的朝聖始於清晨6點鐘,有長達一小時的紀念儀式。朝聖者觀賞日出、俯瞰整個城市美景的同時,還可聽到信息短講。我在網上看過一段視頻,的確很吸引人,準備明年復活節時去體驗一番。
順便說一下,復活節是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它像徵著重生與希望,是為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現在的美國,每年復活節時除了教堂有各樣慶祝活動外,民間也組織很多各樣撿彩蛋活動。彩蛋就是將雞蛋繪成彩色,一般稱之為「復活節彩蛋」。蛋的原始象徵意義是為「春天—新生命的開始」。我兒子小的時候,我曾經帶他們去參加過市政府舉辦的撿蛋活動,不過那些彩蛋統統是塑料做的了,裡面裝上各式的糖果,散在公園的大草坪中,讓小朋友們去撿,豐富生活的一種方式吧。
除了十字架外,我還要說的是,在這裡我見到了一位非同尋常的年輕人。
這年代,這樣的年輕人真不多見
我和姐妹們走到半山腰,發現一座橋,我們希望在這里合影留念。環顧四周,沒找到合適的人選。再仔細搜尋一圈,忽然看到旁邊一塊大石頭上靜靜地坐著的年輕人。
於是,我的一個姐妹走過去,跟他打招呼,以求幫忙。「對不起,可以幫我們照張相嗎?」小伙子抬起頭,友好地朝我們笑笑,“當然。」 他放下手中的本子,站起來。
他,個子不高,瘦瘦的,從長相看,像是西裔。穿著樸素,白色的T衫,加上一條牛仔褲。看他的模樣,大概只有20歲出頭,文質彬彬。幫我們照完相後,我們寒暄起來。得知他住在附近,趁今天休息,來這裡畫畫寫生。他翻看手中的寫生簿給我們看,已畫有好多張。有山,有樹,有遠處的美景,還有那個高高的十字架。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在十字架旁邊,他還畫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顱骨。沒等我來得及詳問,他要求我的朋友為他照相,之後,我們就分手告別。
年輕人畫的顱骨一直在我的腦中晃動,他為什麼會把一個顱骨放在十字架旁邊?他是在考慮人的生死問題嗎?因為十字架代表生,顱骨代表死?還是在考慮人的歸宿?是靈魂的問題?還是他覺得自己需要救贖? ... ...
無論如何,能在休息日一個人拿著畫簿,走進大自然,安靜坐在那裡寫生,這個年代,這樣的年輕人真的不多了,可謂稀有。我心中仍惦記著年輕人的畫和他所思考的問題,雖然我不知道那問題是什麼,但我願真誠地為他祈禱,希望他能早日找到自己生命問題的答案。
人馬情的故事和年輕人告別後,我開始仔細觀賞那座橋。
橋身上寫著「世界和平」的字樣,我們暫且稱它為「和平橋」吧。橋的側面有一塊石牌,上面竟然有日本人的名字,這令我感到非常好奇,想弄個究竟。
我走上前,仔細讀起石牌上的字:「在第十屆奧林匹克馬術賽中,這位日本選手為了拯救他的馬,把獎勵放在一邊。他聽到了憐憫的低吟,而不是榮耀的喝彩。」 什麼意思?再往下看,石牌是由河濱縣人類協會於1934年,在日本王子到此地時所立,詳細的歷史背景不知。
回家後上網查詢,讀到這樣一則感人的故事。
在美國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日本馬術比賽選手城戶俊三帶著他19歲的愛馬久軍號參加比賽。這是一場需要跑山地的耐久賽。人馬配合的天衣無縫,非常順利地走完了大部分行程。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馬上要到終點的時候,參賽者城戶突然翻身下馬,牽著久軍號走向終點,這相當於棄權了比賽。怎麼會這樣?只剩下最有一道障礙,只要城戶揮動一下手中的皮鞭,就會取得勝利。可是,他了解他的久軍號,知道他已經是拼盡全力,若再讓他奮力衝刺,恐怕他的愛馬就會當場死亡。當時在場的許多人都感動得留下了眼淚。為了自己所愛的生命,已經不在乎這個世界上任何的名譽和獎勵了。
我想,人與動物間那種無聲的愛,有時甚至會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更濃厚。
有人說,「要么讀書,要么走路,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旅行猶如讀書,既走又讀,豈不更好?
**若要轉載, 請註明出處, 並讚賞支持! 謝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