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是一名日本大学生,离家住宿,因为家境不富裕,因此每分花费都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她每天都会到学校附近一家自助餐店用餐,费用大约是两百日圆。严格说,美惠子吃得很审慎,目的就是不能超出饮食的预算。
有一天,她突有了个念头,她跑去找自助餐的老板娘,因为每天用餐已经彼此熟悉,美惠子客气地向老板娘说:「妳知道,我是妳的常客,几乎每天都到贵店用餐。我有个想法希望征求妳的同意。那就是:我希望能整个学期都在妳店里包伙,我不去别家用
餐,固定到妳这儿来。 」
老板娘一听当然高兴。美惠子接着说:「因我还是个学生,必须精打细算,因此能否包伙的费用以一定价格的八折计算呢? 」老板娘乍听有些讶异,因为没有客人这么建议过。但她随即想:最近附近又开了一家西式餐厅,以及一家自助餐店,客员竞争激烈,美惠子愿意每天消费,把这儿当做自己家的餐厅,打个八折不算什么?于是,老板娘多了一位常客,而美惠子省了宝贵的金钱。
这是我在一本书上读过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愿意,一定可以找出省钱的好方法。对了,故事还有个重点是:别跟你的朋友比较,就像美惠子自己吃自己的自助餐,而且吃得比同学经济实惠。
人人都知道,女人是一种虚荣心很强的动物,爱攀比,甚至不考虑自己是否真实需要,没有几个女人甘心在生活上逊于他人。女人喜欢比什么呢?说起来可多了,比长相、比身材、比家世、比工作、比学历、比花钱、比穿戴,甚至连找男朋友都要相互比较。
我还在就学时候,就遇过一个女孩,为了在某个派对上压倒劲敌,不惜跷课做了一整月的兼职,用全部所得去买礼服和首饰,只为让自己艳冠群芳。还听说有一名女同学为了与班上的另一女生比瘦,比身材,整整一个月滴米未进,饿了只是吃点黄瓜、番茄,甚至饿昏过一次。
从正面看,这两个女生做起事来,有目标,用毅力,勇气可嘉,成果可喜,如果不是动机偏误,观念不清,委实值得赞扬一番。但殊不知,没认清真正的自己,硬要与人攀比的时候,就已经输给对方了。
从心理上分析,当一个人总是与其他人相比,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就是迷失自我的开始。事实上,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没有可比性,因为上天赐予妳生命,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又何必与人处处比较呢?有句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每个人放弃自己特有的标志符号,就会沦为别人的影子,尤其是花了大钱追求目的,反而沦为奢侈品的活广告,这样做,岂不很傻?
不幸的是,这样的傻妹可真不少。尤其是,如果女孩们不小心陷入与人斗富贵的虚荣中,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为了与人攀比,不停地shopping自己的钱,还债务累累的女人就糊涂了。
阿媚是一间公司的高级白领,还持有某家服装公司的股份。按理说,像她这样身分的女人,生活肯定很优渥。若以她的能力,偶尔买些名牌奢侈品也不为过。她不仅养着宝马的车子、全身里外都是名牌,非名牌不买,一件都不放过。这主要是因为阿媚的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富太太、贵千金,所以虚荣心的妄火,把她烧得一塌糊涂,常常一买名牌就是几十万台币,有些时候甚至比那些富婆出手还阔绰。
尤其听到别人羡煞的赞美,荣耀感就笼罩着阿媚因激动而绯红的脸,更别提阿媚内心有多愉快了。但问题是,单身的她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就是别人或者是有老公养,或者有丰厚的家庭财力背景,而阿媚只不过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草根美眉,她的每一笔支出都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简单说,她忘了一个重要的消费差别是:妳用的是别人的钱,或是自己的血汗钱?
前者花起来轻松无负担,后者花起来却是沉重的财务败坏根因。虚荣心、攀比心驱动着阿媚,将她推入一个奢华圈中无法自拔,到了最后,欠了银行一大笔的钱。不了解阿媚的人误以为她赚了很多钱,真正知道她处境的好朋友深知她的表象荣景早晚要崩塌。
因为攀比的心态长期作祟,花钱已成了一种戒不掉的习惯,阿媚先后交往的几任务实的男友都无疾而终。又因为需要很多的钱支撑现有的消费习惯,价值观的错乱后,阿媚竟然偷偷勾引身边两名太太的富商老公,成了对方的情妇。没过多久,事情曝光,男人们自然是回到老婆的身边,可怜阿媚被众人交相指责,险些丢了工作,身边的女性友人得知情况,也一个个离她而去……
阿媚的经历让同为女性者又怜又气,但是「阿媚们」的例子屡见不鲜。许多女人养成爱攀比、爱虚荣的性情,都离不开身边环境的辐射所影响。有一项研究说,从生理上讲,女人是属于气血质的,也就是容易被外界的气息牵引心性。有人因此解释了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虚荣,更爱攀比的客观原因。不甘心被人小觑了去,不甘心别人有而自己没有,不甘心自己看上去那么的卑微,就是一句「不甘心」,让很多女人对物质更加的倾情。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往往就是因为一句「不甘心」,让多少人前仆后继地犯下悔不当初的错误。
攀比,是女人漏财很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句话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可能性。例如,为了怕赴宴时,与别的女性撞衫,于是非得绞尽脑汁,逛遍商城,费心搭配出举世唯一的服饰;比如,隔壁孩子请了名师、学了钢琴,自己顾不得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就立刻花钱替孩子请家教补习,理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但其实真正的心理是:不想让「自己」输在「攀比」的起跑线!
耳熟能详的古老智慧箴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提醒,在攀比或炫富的心理下,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在这个世界上,比自己出身优越、生活富足、美貌多才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我们自己,即使再卑微,再渺小,再无足轻重,也是这世上仅有的、独一无二、无法替代的生命,就为了这一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爱自己呢?有什么理由不更自信一点呢?
在某一方面,他人优于自己,我们大可放松心态,用平常心来对待现实,并且知足常乐。千万不要与人相比,就相信自己与对方没有可比性,其实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是,倘若动了与某人攀比的念头,从某种层面来说,就是抬高了对方的身价,其实已经是输了。
就像很多女生理财一样,是不是看见别人投资股票,我们就要投资股票?别人投资房产,我们就要投资房产?别人购买外汇,我们就要购买外汇?攀比,说到底,不是理性思考自己的「需要」,而是以情绪高喊自己的「想要」。
每个女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经济情况,比如投资认知的多寡,手里可流通的资金多少,抗风险的能力多大。每个人都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相关的生财方案,这才是务实、明智的生活态度。为什么女人一定要学会理财呢?就是要教会女人们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独立的判断。那些因为攀比、妒忌、虚荣而花费过多钱财的女人,恰是缺少了独立思考这一点,才会令她们的内心如此浮躁,愈是浮躁,愈是虚荣,愈要攀比,久而久之,就是一种病态,财务风险就相对提高了。
那么,该怎么对治攀比的心理呢?我从许多周遭女性友人的经验看来,会强烈建议:如果至今还跻身在月光族行列的女生想治疗自己虚荣、爱攀比的个性,最好的药方就是理财!因为,透过理财计画,确实地掌握每一分钱的流向、擘画着财务的目标,从务实的态度,实际的进出款项流向中,就可以有效且踏实地梳理自己的思想,平定自己的心性,缓和自己的矛盾挣扎,妳不会再和别人攀比花钱的额度与速度,只会和目前帐上数字攀比,怪自己存的不够多、不够快。
当钱包愈鼓胀,存款位数愈多,自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心情愈觉笃定,为人处世就愈是气定神闲,这种满足感和优越感是穿戴多少名牌都得不来的。
从决心理财开始,对于很多正处年轻的女孩来说,是摆脱浮夸攀比心理的重要矫正。当然,若是有能力消费奢侈品,偶尔犒赏自己,自然无可厚非,如若财力有限,只为了怕在炫富的环境中遭人轻视,而打肿脸充胖子,那只会加速自己财富的破底与翻身希望的幻灭。按照自己的经济能耐与生活轨迹,一步一脚印地充实生活,才聪明且踏实。
当妳开始下定决心矫正攀比心理,一定要先破除凡人常有的迷思和心理误区。那就是认为,攀比是驱动自己向上努力的原动力。很多成功致富者,经常被描述的成功经过是,看到别人的富裕,激发自己的动力,于是在努力之后,终于有所成就。这类励志故事,在我们的周遭确实从不缺乏。但很多人误解了攀比的真正意义。这类故事的攀比,是将别人的成绩做为自己的标竿,目的是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了改善提升自己的人生境遇,于是透过努力奋斗,终于达到目标。
换言之,攀比的真意是激发自己的努力作为,而不是消费行为。若是攀比后发现自己不如人,尤其是物质方面的差距,便开始努力花钱消费,不思自己的财力羞涩,这就是负面且让妳穷上加穷的攀比了。
然而,有些月光女也许不太服气地抗议说:「我薪水都不够了,怎么敢去买奢侈品,就算想攀比,也买不起,而且我对购物也没兴趣,但是奇怪,钱就是存不下来! 」
的确,出社会工作没几年的月光族,即若有心想攀比,往往也买不起奢侈品,似乎她们的手头紧迫与攀比无关才是。若指责她们爱攀比,应该是弄错对象了吧?乍听之下,薪水不高的工作者,确实有许多人即若想攀比奢侈一下,也无力为之。但是,攀比的出现原因,除了艳羡别人物质的虚荣心之外,还有一种心理成因,「不好意思」。
想想妳是否有如下的情况:妳在一家公司上班,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几名资深同事招呼妳一起用餐。资深员工的薪水当然高出妳一截,成熟且工作多年的他们会对自己好一点,加上经济能力稍优些,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体会出不要虐待自己,生活就是一种品味与享受,于是他们会到较为高档的餐厅消费。资浅的妳不希望孤僻落单,且在不好拒绝前辈的心理下,只要他们一召唤「嗯,好! 」不自觉地妳就会脱口而出欣然应允随行。
问题是,谈笑风生一餐饭下来,感情自然联络了不少,也对妳诸多指点与鼓励,但结帐时,却是各付各的帐,资浅的妳根本讨不到便宜。用餐后,可能还有些时间,再续摊去喝杯咖啡,当人手一杯时,妳很难不跟进。还不仅如此,到了假日,几个老同事吆喝着去唱歌,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作用下,妳又去联络同事感情了。
妳也有这样的情况吗?若有,那很明显地,每餐的花费就这么贡献给高档餐馆,硬生生地多了好几成支出,假日的娱乐消费就算不多,但一次下来也让羞涩的荷包,几乎囊空如洗了。
发现了吗?也许妳并非喜欢攀比,而只是在一群同事间,妳很难不攀比,通常这种情况下,妳不会点最便宜的套餐,因为怕同事嫌妳寒酸,妳好歹都会撑起面子,然后「攀比」一下他们的消费水平,不敢落差太多,因为妳不敢让自己变得格格不入。无论是虚荣心作祟,或是不好意思的心理使然,妳都因攀比而付出金钱代价,妳都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因此做了超出能力的不当花费。显然,心理因素战胜了理智因素,所以钱就存不下来,月光女的头衔就摘不下来了。
■ 消费诉诸理性,勇敢说不。
年轻女性很怕没面子,容易不好意思,对自己的想法经常没有坚持,类似上述情况的情形很多,这些都会造成金钱的白白流失。而要克服攀比,就要诉诸理性,勇敢说不。当消费愈来愈理性,克制力愈来愈强,省钱能力也会愈来愈强,久而久之,就会练就一双法眼和独立思考的智慧,不仅对于商家的各种促销手段都能迅速产生应变防御能力,同时压抑内心的虚荣,并且勇敢地不附从其他人的消费水平,从而保管好自己的钱包。
■ 不急与人比一比。
谨记,不要只挂念着跟富人样样比较,无时无刻地不在心里进行「超级比一比」的游戏,而应该调整成「不急比一比」,放缓思考,多思索比较的价值与意义,不要急着比较。见贤思齐固然是自我提升的驱动力,但无谓的攀比只是打击自我信心,且造成更多的不平衡而已。多想想,攀比为「虚荣」与「不好意思」买单,值吗?
■ 一人消费圈。
近年由于不婚单身族人数激增,嗅觉灵敏的日本生意人就推出许多属于一个人的消费方式。例如,一个人的卡拉OK,一个人的用餐环境等等,目的就是让单身的消费者也能有属于自我的独乐乐消费氛围。一样的道理,如果妳能建立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减少呼朋引伴的聚会,那么开支一定可以酌量,自然就能守住财富了。
「比佛利山庄」是美国著名的豪华地区,名牌精品店云集,能入住者尽皆名流显贵。但是我们不必攀比他们,我们要过的是「比弗利删装」生活,因为「比」,多半是「弗利」(不利的),提醒自己,「删」除「装」阔的行为,就如美惠子一样,认清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必为了同学相聚,随着他们进行更多的用餐消费。永远记得:要攀比的对象,是现在的自己,保持每天一点进步,不断取得储蓄数字的增进,那才能完成从贫困处境到富裕阶层的华丽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