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牛头刻辞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文字起源很早,在传说中多把仓颉作为造字人,据说,他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充满了神话色彩,现在见到的与汉字起源有关的最早实物资料,是距今六千多年的半坡、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符号陶文,为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角度审查,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这就是说在书写上,已经具有了用笔,结体和章法三个方面的书法要素。
龟背甲骨文甲骨文是在龟甲和兽骨上用尖利的工具锲刻的,这是向神灵祖先叩问吉凶,解疑释惑时所记载下来的文字,甲骨文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差不多使用在同一时代,但后者都已经消亡,只有甲骨文与现今的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在已经发现的十万多片甲骨文中,可以见到的单字总数4700个,已经释读出来的单字约1800个,为中国古老断代史和书法沿革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甲骨文和在它之后的各体汉字一样,每一个字都占有一个方形空间,甲骨文笔画和字的各部分的排列,也有上下、左右、分合、交叉、穿插、重叠、堆积、包裹等方式,每片甲骨文上字的排列,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如果是多行的,行的排列则是自右而左,这与其后三千多年中汉字汉字书写排列样式也是一致的,商代甲骨文书体因经锲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的影响,其大致可分为五期,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谨饬期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颓靡期自禀兴至康丁,约十四年,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屡见不鲜;劲峭期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的迹象,在较为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严整期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相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
甲骨文拓片甲骨文是现存最早可识的书法实践作品,多数字的笔划和部位都还没有定型,但是,它仍具有明显的美术特征。首先,甲骨文作为一种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重要特征,文字结构不仅已经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大批形声字,是带有明显美术意识的书法实践;其次,甲骨文讲究文字构架,书写布局和刻写方法,包含一定的文化意识;其三,甲骨文是后来印章刻石等书法美术活动的先驱。研究书法,推衍源流,可以考证并断定意义的即从甲骨文开始。
下节预告:商周战国书法(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