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一起来读《经典常谈》(19)

一起来读《经典常谈》(19)

作者: 惑惑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3-02-11 08:16 被阅读0次

中唐新乐府诗

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崇尚杜甫,跟着杜甫学作诗,把诗进一步散文化了。他作诗喜欢用一些奇特的比喻,喜欢押一些险韵,把诗歌写得很铺排,就像汉赋一般,继承了杜甫“沉着痛快”的创作风格。后来元稹白居易经过了政坛的沉浮后,继承了杜甫表现社会人生的写实态度,开展了“新乐府运动”。他们主张诗歌“上要补察时政,下以泄导人情”,一味地“嘲风雪,弄花草”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反对在字句上过分雕琢,主张语言要诚实自然。在诗歌内容上,新乐府诗分为“讽喻诗”和“非讽喻诗”两类,这些诗语言通俗易懂,又能说出人们的心里话,雅俗共赏,风靡一时。他们新创造了一种七言叙事诗,称为“长庆体”,也创作了一些反应社会问题的诗歌。

晚唐三派

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当推“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杜牧、李商隐,还有温庭筠。李商隐和温庭筠都专心写律诗,其诗用典精巧,对偶整切。内容上,他们同样都写艳情诗,但是李商隐学的是杜甫和韩愈,格局更大。他一生都周旋辗转在牛李党争中无力自拔,只能通过一些艳情诗来做一些政治的比喻,其实真正的用意是感时伤事,所以他在诗坛的地位居于温庭筠之上。杜牧出身世家,放荡不羁,才名极盛,被称为“小杜”。他的诗词采华艳,却蕴含着一种纵横之气,虽然和温、李都被归入了绮丽一派,其实还是有所不同的。

除了他们三个外,晚唐时期的诗人们还有两大派系。一派学张籍和贾岛,重苦吟,“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们总是想独辟蹊径,别出心裁,但是写景写情往往不大方,这就是僻涩派;另一派学元稹和白居易,嬉笑怒骂兼而有之,还会使用俚语,这是粗豪一派。这两派其实都是只学到了杜甫的鳞爪,但是他们是宋诗的先驱,整个宋代的诗歌,都继承了晚唐时期僻涩、豪放的诗歌风格。至于杜牧等人,则只对宋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北宋江西诗派

杜甫对两宋诗坛影响巨大。两宋时期,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或者间接地学习他,每一个诗人都或多或少地把他的诗风发扬光大了。

北宋时期,欧阳修、梅尧臣学习韩愈的诗歌创作风格,开始了宋诗的散文化。欧阳修的诗歌,平易舒畅,没有韩愈那般奇险;梅尧臣的诗歌,幽深淡远,“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苏轼进一步将宋诗散文化推向了极致,他将禅理大量放进了诗歌之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其诗气象宏大,用笔如舌,但是也常常犯“掉书袋”(用典过多)的毛病。而开创了北宋“江西诗派”的,正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

黄庭坚真正把杜甫的传统发扬光大了。他不但讲究句律,还讲究运用经史以至奇书异闻,来丰富诗歌的内容。他继续将诗歌散文化,但语言更简洁;他继续在诗歌中创造宏大的气象,但内容更富厚。他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主张创新。他研究了历代诗歌的利弊,把作诗的规矩得失,都指点给后辈,让他们知道作诗的路子后自己去创造。惟其如此,才能自成一派。他的主张是: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宋诗的创作基本都遵循了这两个原则。

南宋三诗家

南宋的三大诗家其实都是聪江西诗派繁衍变化而来的。

杨万里为人很有气节,写景用语极工。他作诗追求自然流露,读来一句一转,一转一意,曲尽其妙。他写实能从大处着手,但是诗歌创作的范围比较狭窄。

范成大是个达官,也是个自然派的诗人,他的诗句在清新中也有拗峭之感。

陆游是个忠君爱国的诗人。他的诗分为两类:一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他作诗也是崇尚自然,重真率,正如他自己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最擅长的是七律。

总而言之,诗歌就是这样在不断地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发展下来的。朱自清先生说:其实历代诗歌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

相关文章

  • 读《经典常谈》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10月份读完的第一本书。 自9月份开始翻这本书,前后翻了两遍,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是一本古代文...

  • 读《经典常谈》

    我了解朱自清先生是他的散文,除了教科书,我还买过他的散文集。买这本书我以为又是散文集,但不是的。 本书是十三篇文章...

  • 读《经典常谈》

    八上开始新的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因为好奇,先买了本电子书,和《红楼梦十五讲》混着看。所谓混着看就是一会看看《经典...

  • 一起来读《经典常谈》(16)

    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来了解辞赋。 1.辞赋之源 辞赋起源于屈原的《离骚》和《九章》。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

  • 一起来读《经典常谈》(20)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其实当时所谓的“文”,不过是些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句子,一直到《周易》《春秋》都是...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一)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子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二)

    诗经第四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誌)”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原来如此呀?那诗也可写作“誌”...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有感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 就在教人见识经...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三)

    三礼第五 礼之三本: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

  • 师生共读《经典常谈》

    经典润泽生命,阅读点亮人生。新的一年,我们要努力做一只勤快上进的读书兔!图片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习惯,丰富大家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来读《经典常谈》(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nq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