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其实当时所谓的“文”,不过是些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句子,一直到《周易》《春秋》都是如此。到了《尚书》就不同了,尤其是《商书》,不但有了章节,而且成了篇,表明记叙文已经产生了,议论文也在这里看到了源头。无论是卜辞还是《尚书》,都是“辞”,是官方的文书。
“辞”本意是“讼”的意思,是辩解的言语,打官司的时候,原告和被告的口供都叫“辞”,这种辞兼有抒情和议论。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活动频繁,外交语言关涉到国家的利害,也叫做“辞”,又称作“命”,或者合称“辞命”或者“辞令”。如果说“辞”和“令”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
孔子非常赞美郑国的子产所作的辞命,认为他能做到“慎辞”,子产每作一篇辞命都要严格按照流程起草、修改、润色,确实是个谨慎的人。而且他的辞命能做到“顺”和“文”,所谓“顺”,就是宛转而有理;所谓“文”,就是引古为证。所以郑国虽然是个小国,却靠着他的辞令,在外交上能让大国折服。
孔子兴办私学,教授的内容里就有辞命。他说辞命只要能做到“达”就行。所谓“达”,就是明白。不要写得太多,多了就像在背书;可是也不能太少,少了说不明白。辞命越来越重要的过程,就是议论文发展的过程。
战国时期,游说之风盛行,策士们随时都可以由平民变成卿相,所以他们非常看中说辞。不过他们的辞命已经没有春秋时期从容宛转的风格了。他们喜欢铺排和夸张,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心,开始注重辩论的方法。墨子是第一个关注辩论方法的人,他主张“言必有三表”——上本之于古今帝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就是三个标准。除了墨家以外,儒家的孟子和荀子也重视辩论,他们显然是受了策士的影响,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但是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都不重视辩论。
孔子兴办私学之后,私家的著作也就产生了。第一种私家著作是《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他的言行的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所以记述很简单。到了墨子和孟子 ,文章就铺排多了。这种记言都是直接的对话,后来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就形成了“论”。
初期的论,语言比较概括,《老子》就是代表;后来有了《墨经》《韩非子·储说》的经,《管子》的《经言》,都是这样的体制。后来论就变得恢弘起来了,比如《庄子·齐物论》《韩非子》《管子》的一部分,都有这样的特点。
另外还有一种“论”比较特别,就是寓言,它借着神话或者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喜欢用神话,《韩非子》喜欢用历史故事,战国策士们的说辞也喜欢用譬喻。当譬喻形成了一种风气的时候,就为辞赋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论”是进步的体制,但是也只是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形成。直到《吕氏春秋》出现,才意味着第一部有系统的书出现了。这部书有外在的系统,但是没有逻辑顺序,等到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子》时,才按照逻辑顺序编写,结构就严密多了。
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也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越来越广,议论文也就一步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