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384)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18:24 被阅读0次

    卷十二(二一) 【原书卷十二·五六】

    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是青楼乃帝王之居。故曹植诗“青楼临大路”;骆宾王诗“大道青楼十二重”:言其华也。今以妓为青楼,误矣。梁刘邈诗曰:“倡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殆称妓居之始。

    萧赜(zé),(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朝齐第二位皇帝,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为昭皇后刘智容。建元元年(479年),被立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齐高帝萧道成去世,萧赜即位,是为齐武帝,年号永明。齐武帝在位期间,十分关心百姓疾苦,齐武帝还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以富国为先,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提倡节俭,齐武帝时,与北魏通好,边境比较安定。清明统治使江南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也暂时安定。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萧赜去世,终年五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葬于景安陵。总体而言,齐武帝是一个英明刚断的君主。他基本继承了齐高帝的作风,对外崇尚节俭,努力实施富国政策。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武帝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

    青楼,最初的意义是指女性的闺房,尤其之年轻女性的闺房。《说文解字》:“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青,也指青雘(huò),一种深绿色矿石,因其与草木之色相似,故和五行中的木相对,并引申出年轻的意思(例如:青年、青涩)。所以,青楼的原义是年轻女性的居所。后来则泛指比较华丽的房屋,有时候也将其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因为《南史·齐本纪下·废帝东昏侯》载“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故“青楼”也有作“帝王居所”之说。唐以后,青楼成为“妓院”的代指。其原因大概是,妓院一般装修华丽奢靡,里面又住的是年轻女子,加上文人墨客的功名梦,取名“青楼”最为合适了。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郡甄城(今山东甄城,一说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美女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出自骆宾王《帝京篇》诗。

    刘邈,南朝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侯景作乱时,久攻台城不克,刘邈曾经劝说侯景乞和,全师而退。侯景一度采纳他的意见,仅存《折杨柳》、《采桑》、《秋闺》、《见人织聊为之咏》等诗四首,多写妇女日常生活诗词,诗风清婉,载于《玉台新咏》、《乐府诗集》。事迹略见《梁书》卷五十六《侯景传》。

    南梁·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逐伴西蚕路,相携南陌头。叶尽时移树,枝高乍易钩。丝绳挂且脱,金笼写复收。蚕饥日已暮,讵为使君留。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滥觞于明末清初,大盛于乾嘉时代的考据学,对袁枚或许也有点影响。不过,他的所谓考据,多是读诗而来,所以比不得当时考据大家的严谨细致。本条诗话对“青楼”的考据也是如此。尤其是通过南梁刘邈诗句“倡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据以确定此为“妓院”被称为“青楼”之始,显然是随意了。倡,同“娼”,但是,从原文看,“倡妾”与“娼女”自有不同含义,而全诗内容则是采桑叶的劳动场景。倘若是商业化的妓女,结伴去采桑叶,似乎不大可能。而富豪家养的倡优在练习歌舞之余受主人之命去干点采桑叶的活儿,则大有可能。因而,此处的青楼,不应该是妓院的代称,而是青楼的原义——贵族富贵人家豪华精致的女性居住的楼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38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sy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