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晚色更欣余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闲话扶桑(10)看罢奈良东大寺,
时近傍晚,
沿小路去向山腹。
途中撞击49吨大钟,
余音传遍若草山。
闲话扶桑(10)青苔覆盖的石灯,
引我登上"二月堂",
一座供奉观音的寺庙。
半边依山而建,
半边多柱支撑,
略有悬空独立之感。
飞檐翘角,
榫卯结构,
泱泱然一派唐风。
闲话扶桑(10)二月堂的灯笼享誉扶桑,
石灯笼苔藓苍苍,
铁灯笼环佩叮当,
纸灯笼檐下飘拂,
木灯笼漆色斑驳,
若是夜幕降临,
檐角下回廊间,
烛火闪烁,
光彩摇曳,
不知璀璨出哪般光景。
闲话扶桑(10)据说更热闹的夜晚,
在旧历的二月法会,
傍晚,为消灾祈福,
殿堂上空早早点燃火把,
火花纷飞如雨。
一帮善男信女共举,
长8米重60公斤的"笼松明",
将登堂之路照的通明。
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中,
"练行众"(和尚)挽袈裟,
沿堂内环廊"疾走"。
为了烧尽人间烦恼,
他们挥舞燃烧的松枝球,
举行名为"哒陀"的火行法。
青衣女人火光里登场,
奉读"过去帐",
将人们带回1200年前的世界。
据说沐浴过"火花"的人,
可驱灾避难,终年平安,
想想真是一个火爆的场面。
闲话扶桑(10)离那红火法事尚远,
我是无缘亲见了。
倒觉得这楼台之上,
应是凭栏眺晚的佳处,
一是登高可望远,
二是人稀而幽静。
回身在殿前木凳上坐定,
左边,是情侣倚柱相拥,
右边,有老翁凭栏而立。
少了些大呼小叫,
没有那长枪短炮,
人们静静地伫目西边,
细细品味属于自己的傍晚。
闲话扶桑(10)夕阳落山了,
只差遣余晖留下陪我,
一片金黄映在脸颊,
暖,渐渐融在心里。
庙堂木柱似上了些漆色,
岁月的风尘淡了许多。
慢慢扬起的光束,
剪出檐下雕灯的暗影。
又徐徐地近身,
与香炉的烟火明灭上拍节。
闲话扶桑(10)落霞中,古城如画。
一屋一巷的倩影,
勾勒出一种风俗的轮廓。
亦红亦黄的秋叶,
点染着一段岁月的活波。
遥望塔尖上,
有不忍匆匆的胭脂红。
遥闻鹿苑里,
是不断呦呦的归鹿鸣。
没有都市的喧嚣,
没有时代的烦扰,
奈良,据说是,
"日本人的精神家园"。
闲话扶桑(10)落霞依山,
星空未朗,
非昼非夜的一段空间,
物我两忘的片刻清闲。
想起辛稼轩的感叹:
"无人会、登临意。"
闲话扶桑(10)风已寒彻,
不禁收紧衣帽,
下山去也,
将二月堂,
留在了背后。
闲话扶桑(10) 闲话扶桑(10) 闲话扶桑(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