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香

作者: 八里山人程远河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09:23 被阅读307次
侠骨香

十月,上帝大力开动了他的名人收割机,收获很丰。就在我写完《咏远》的那一刻,手机的叮铃声送来了金庸仙逝的消息。这两个yong前脚接后脚,都去响应那边的邀约了。

李咏的笑貌正在眼前,金庸的跨鹤西游又来冲击。难道这几天这双手,是专门来写纪念文章的吗?心底的波澜千重压制不住,只能听凭它的喷泻了。

金庸是一代文侠第一,在笔下展现了他自己理想里的江湖武侠。这是成人的童话,现实里感觉里应该有的侠之大者,在他的文字里都一一满足了。和平年代英雄远,多少梦想不得实现,男儿心中血,丈夫肩上担,生活里无从激发,金庸就提笔如剑,笔墨江湖,让恩爱情仇和快意人生,都在那十几本书里活色生香了。少年的被窝,青年的书包,成年后出差的拉杆箱里,金庸大侠总是我不离的追随。江湖一夜雨,壮士十年灯,回首青山缺处,金庸笔下的侠男侠女成了英雄的群雕,永远矗立在一代人的精神山顶,后继无人,如唐诗身后的千年落寞。

文学领域,在武侠一枝,金庸别开高地,功力罕有。明明是虚假的编造,却胜过多少秉笔直书的历史记述,这得叹服文者的卓越。另一方面,精神的给养,仅是心灵浇灌和情怀肝胆,就足以让人扼腕顿首,更不用说那武打招式,名派纷争,就更易激起青春多思的少年江湖梦了。武侠只是虚构的梦境,却最大限度地切合和弥补了现实的幻想,无数的人奔了它去,去寻补偿找呼应,满足得自己也想笑傲江湖弯弓射雕,西风里胯下白马仰天啸叫,书剑山河里看尽芸芸众生。金庸去了,他的武侠人物却不会死去,侠骨永香,不知道还要继续激荡多少人的灵魂。

香港和台湾,地处一隅没有雄厚的支撑,武侠言情盛极一时可以,但毕竟只是偏重娱乐,难有大构。香港能出金庸,不可能出莫言;台湾能有琼瑶,不可能有贾平凹。大陆丰饶的大陆滋润,真正的长篇大家只能在此孕育,这应该是最常识的东西,时刻的清醒。那边,好像流行的文化都是快餐刺激,追寻的东西都是国故民粹,殖民文化的烙印和民众心态总在。这是金庸的宿命,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历史大境。

金庸,是一个文学象征和标志。名人之名,大抵如此。打电话到香港,让朋友的朋友代我到大侠灵前多鞠一躬:大侠,去那边继续江湖。

相关文章

  • 侠骨香

    十月,上帝大力开动了他的名人收割机,收获很丰。就在我写完《咏远》的那一刻,手机的叮铃声送来了金庸仙逝的消息。这两个...

  • 侠骨香

    生父健在的时候,常听人唤他“郭大侠”,幼小的我油然的一股自豪,连走路都走出几分与众不同。 后来发觉,他可能只是快活...

  • 忠烈侠骨香

    初见师大的麓山忠烈祠是大一开学的第一天,那天初来乍到的我和室友们报名参加了师大一日游,学长学姐们带领着我们参观游览...

  • 侠歌行

    侠歌行: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

  • 纵死侠骨香

    黄叶潇潇,深秋的风送走了一位武侠宗师。 他幻化出了绝世神功,登武功之造极,六脉神剑,凌波虚步,...

  • 剑冷侠骨香

    剑冷侠骨香 本文参加侠影盟第四期主题写作活动 01 夜黑风声紧 夜阑珊,谁扯乌云做幕布,尽遮残月与寥星? 道崎岖,...

  • 一日书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 自题

    风起芦苇荡, 斜阳照大江。 纵马东海去, 昆仑侠骨香。

  • 2020.2.17 纵死侠骨香

    我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年人都认识这位流行音乐的顶级人物,赵传,《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我是一只小小鸟》沙哑的嗓音让...

  • 乱长安(1)

    小庄有把断剑,从中间断开了,看上去像是一把没有尖的匕首。 剑是残剑,但它的名字很好听——侠骨。 纵死侠骨香,无愧世...

网友评论

  • A寒秋:想当年我一家三口也痴迷于他的武侠小说,当年阁楼上堆满了三人传阅后装进蛇皮袋的书。为了儿子的学业,还是在我的带头下大家刹住了车。🙂🙂
  • 默默地中海:世间再无大侠
  • c迎风奔跑: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武侠小说。
  • 花诺尘:想起小时候最爱看的就是金庸的武侠,想必他老人家去找他的江湖了吧

本文标题:侠骨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uo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