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忆年 ——一个思想过于泛滥的蠢材。
多图自己读点书,少图别人对你好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
曾仕强这样说,因为你只要三天不读书,你的语言就会乏味,老讲那么几句话,人家听了就讨厌。你老讲同样的话,你脸部的表情也就没有变化,一成不变,那就叫做面目可憎。有些人的面目就是让人很憎恶,听他的话就觉得很乏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读书。
之前有个好友主动跟已经找了三年多男朋友分手了,让我感到很诧异,三年毕竟不是一个小数字,很多能熬过三年的情侣都是存在真情实感的。
我问原因,好友说,她发现男朋友没有以前那么对她好了,越来越冷淡。
我说,你是怎么发现男友没以前那么对你好了。
她说,以前的时候男友很会照顾自己,只要自己一咳嗽马上就会问虚问暖,跑到药店给自己买药去,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就算给他说感冒了,男友就会说一句,喝点热水吧。
好友的男朋友是一个私企的HR,饱读诗书,出口成章。而好友呢,长相乖巧,一副难得的美人胚子。可她连香港哪一年回归的都不知道。
她还说,自从男朋友当了HR,出去聚会的时候都不带她,大学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是啊,不在一个层次了还怎么让你陪她出去交流呢,总不能把香港回归的日子说成澳门回归的日子吧,我心里这样想到。
于是作为好友的我跟她说,多读点书吧,物质世界的不同阻挡不了两个人精神的交流,但精神上的缺失,就很难让两个人产生共同的话语权,不是他不爱你了,而是他在你的身上只看到了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你的。
多图自己读点书,少图别人对你好
2、
现代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脑袋中不装点东西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中以正常人的步伐走下去的,更不要说过上一个良好般以上的生活。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舍友都是在父母的金钱帮衬下得以生存下来的,那时候每个人都有如鸿鹄般的志向,开着豪车、住着别墅、带着美女走到哪都是灯光闪闪,但这些要么是在床上抱着手机看着小说想到的,要么就是在网吧中打着游戏联想翩翩。
可事实是等到毕业拿着精心准备但上面依旧没什么可写的简历到处碰壁的时候,这些虚无的幻想就像太阳底下的肥皂泡,一晒就破。
那段时间跟一个大学同学聊天,他说他在家都呆着遭嫌弃的不行了,老妈都不待见了。说要跟着我混,我笑了笑,我说跟着我也混不出什么,既然现在找不上工作,可以看看书,复习考试之类的,让脑子里多多少少装一点可以行走“江湖”的东西。
父母是靠不了一辈子的,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靠山山则倒,靠水水则流,还不如多靠靠自己。
多图自己读点书,少图别人对你好
3、
母亲没有工作,以前家里穷的时候,母亲想给自己买一件衣服但迫于家庭困难的压力很多时候都舍不得。
那时候母亲就跟我说,要好好学习,好好读书,让自己的脑子里装着让自己吃饭的东西。
自己花自己挣的钱怎么花都不用去看别人的面子,挣的钱的多了就买点好的贵的,挣的钱少了就适当的多花点。
我曾经参加过学校里举办的一场辩论赛,对方是一个学霸级别的人物,当然了对于这个学霸不仅仅只是学会了学校里面的课程,更厉害的是,他很够完全背的下一整部新华字典。他脑子里的知识点已然不是我能够比拟的。
那次辩论话我方被问的哑口无言,我方出口白话文,对方出口妙语连珠、不是名言警句就是四字成语,甚至很多说出来的成语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那次之后,我真正意识到读书意味着什么,不读书又意味着什么。这之间的差别不仅仅只是一个十万八千里的差距,是质的差距。
4、
我之前特别讨厌我的高中班主任,讨厌的原因在于他经常以少数民族的身份照顾班里的少数民族,只要班里有资助从来都只是他们的份,就算学习不好的少数民族他们也能拿得到,而像我一样的汉族,很多都只有看着的份。以至于后来我“爱屋及乌”也不怎么喜欢上他的可了。
毕业后的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的肤浅,为什么要等着别人主动来对自己好呢,我们又凭什么图着别人对自己好呢?别人又不欠自己的,这个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天经地义和应该呢?
为什么有时间花在想那些不该想的事上,而不多看看书、多写写字?
现在,偶尔有人问我,人生路上迷茫的时候该怎么做,我会告诉他,先停下来,别走出了路,看看书,你就会知道自己该走什么路。
就像别人对我们一样,如若对我们好,感恩戴德便是。如若不对我们好,合乎常理而已,不要去主动图别人对我们好。有这个时间,看看书,提升一下自己的格调,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用别人对我们好,我们有自己就行。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