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落”一“红”一悲壮 ------《说木叶》教学反思

一“落”一“红”一悲壮 ------《说木叶》教学反思

作者: 木子坊 | 来源:发表于2020-12-02 18:01 被阅读0次

每一次教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都让我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深深的敬佩,更感慨中国古典文化蕴藏的魅力。《说木叶》中论及了木叶、树叶、落木、落叶,同一事物,在文学史上为何历代文人喜欢用“落木”而很少用“落叶”,这的确是文学上的一种有趣的现象。因此也想到了另一个文学现象,即“落红”与“落花”。带着一名教师的好奇心,我翻开了“落花”与“落红”的世界。

 翻开中国古典诗词,优美含蓄的诗词扑面而来,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就如同时空隧道,让我们梦回那个“落花”的世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杨万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中国古代文人,对“落红”的喜爱也远远超过了“落花”。

 就从那句家喻户晓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起吧。这里的落红也就是落花的意思。首先,“落红”用颜色暗示花的娇媚和鲜嫩,从视觉效果上使人心生爱怜,而这样娇嫩的花朵凋落了化作泥土,也要滋养新生的花朵,这种奉献精神、这种牺牲精神、这种气度不得不使人敬佩。其次,“落花”可以是各种颜色的花,白色、紫色、黄色等,那么飘落入地就是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世界,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视觉效果,虽有其悲的一面,但被五颜六色将其悲掩盖了。而“落红”因其满地落红,颜色单一更显得悲壮、深沉,满地红花衬托干枯的花枝、在寂寥且辽阔的天空中更显的秋天的悲凉。铺满地的“落红”在枯萎的花枝下、在寂寥的天空下就尤为悲壮、凄凉。它让我想起守望在长城边上的孟姜女、想起长亭边“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知心女子,想起,想起皑皑白雪中那一袭孤独的红.......

 “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落花随水漂流,但是女人的坚贞的爱情不会由此而跟随衰落,即便是仅剩的一点芳心,也要为君而存,为君而死。“红”使人联想起女子娇羞红润的脸颊,而落红既是最美的绽放,绽放的同时也预示着一种衰残,恰似女子落寞、孤独、憔悴的神情和身影,而用落花便全无此意。

 “落木”也好,“落红”也罢,那都是古典诗词留给我们永远也探究不完的话题,犹如那遥远的《诗经》《楚辞》、慷慨壮丽的唐诗、豪放婉约的宋词......

相关文章

  • 一“落”一“红”一悲壮 ------《说木叶》教学反思

    每一次教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都让我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深深的敬佩,更感慨中国古典文化蕴藏的魅力。《说木叶》中论及了木...

  • 《说“木叶”》教学反思

    有了《咬文嚼字》关于诗歌“炼字”与联想的学习基础,也因为校园正处于秋叶纷飞的季节,学生有实际生活经验,我以为这一课...

  • 教学反思(一)

    开学快一个月了,感觉很不在状态,每天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地忙碌着。最近几次的作业情况让我伤透脑筋,同时,也对自己...

  • 教学反思(一)

    今天两件事值得庆贺: 一、上午有事去团委找胡主任的时候,感谢他上周五在歌唱比赛时给予我的帮助,并表明如...

  • 教学反思一

    从上周开始上课到现在,我已经上了四节课了,接触了上至四五年级的学生,下至五六岁大的孩子。 我从一开始毫无头绪到后来...

  • 教学反思(一)

    今天就来写一写工作吧!因为这两天的自己工作时带着情绪,所以可想而知,无论是我还是周围的人,都不开心,最主...

  • 教学反思(一)

    某个双休日我布置学生去写一篇作文,周一回来后上交。我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了班级内两篇相似度极高的文章,因此,我就用某...

  • 教学反思一

    1.通过和北京老师的交流,您认为自己在开展教学设计中,最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都是什么? 回答:经过第一阶段的交流学习...

  • 教学反思(一)

    第一个问题: 昨天我设计了关于碱的化学性质的预习单,将双气泡图,应用进去,对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教学反思一

    一学期又再忙忙碌碌中结束了。 可反思不能少,就本学期所教学科进行反思。 这届三年级学生是我带过基础最差的一个班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落”一“红”一悲壮 ------《说木叶》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eu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