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人终其一生在追求什么?
自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答案。
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讨论这种宏大的问题。因为已经有了很多讨论,所以怕自己咿呀的观点,浅薄的不行被人嘲笑。
另一方面,这种务虚的讨论太过空泛,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就像马克思主义对如何摆脱996的指导,鞭长莫及。
1
我真正的开始思考自由这个问题在大学毕业之后。
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个:
1.我经济上开始独立。
2.我不要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或者说我失去了可以盯着的目标。
在此前,我考虑过很多东西,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朋友之间总喜欢问:如果亲情、爱情和友情你要排个序怎么排。
现在回过头看,这种想法很幼稚。
因为 "我喜欢的女人看上了我的兄弟" 和 “我和我的兄弟看上了同一个女人” 这种在电影桥段里面出现的事情没有在我身上出现。所以我这辈子大概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再然后,我开始考虑大学,考虑就业。
在我看来,青春有两个最大的好处,一个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年轻人身上看到希望,他自己也能。另外一个是他可以从外界汲取物质营养以获得生存。
2
可是,毕业之后情况好像开始变得不同。
原先,我们可以有笃定的目标: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然后再到就业。
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时间截点,并且有据可循。在不久以后,总会有那么一个结果在等待,升级或者升学。
可是,等毕业之后,以前的目标好像不在了,我接下来要奔向哪里?
等退休嘛?还有四十年,好像太过于漫长了吧!
等买房子嘛?好像不是谁都可以买得起?
买得起也会在想一辈子去这样背着一个厚的重壳活,是否值得?
那个时候,希望开始变得微渺起来。
当眼前没有办法找到可以慰藉的东西的时候,仿徨抑郁是注定的。在一段时间的压抑之后,我开始抬起头来往更远的地方看,也往回看。
3
我记得念大一的时候,有一次英语老师讲:美国大学的文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脱口而出:freedom。
我不知道这个描述用来描述美国大学的文化是否准确。可是我知道,那是我开始对自由最初始的向往。
再后来,我见到一系列基于自由衍生的名词,包括:财务自由,车厘子自由等等。
这些所有的我接触到的自由里面,大部分概念都是基于物质条件的富足。
是的,我也想过财务自由。我也想过在四月的黎明或者是九月的黄昏看日月的起落,想过可以“带月荷锄归”,不用忧心豆苗的稀疏或茂盛。
后来,我发现这种美好的期盼,在现实世界里行不通。一个人物质的自由,意味着另外一个人贡献了自己的自由去供养他。
身体的衰老,精神的疲倦,物质的匮乏,肉体的病痛,人世的分离。有一些我们必将经历,有一些也许会经历。
自由,是否意味着无忧?财务自由,是否意味着物质的无忧?精神和肉体的自由意味着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那样的自由,怕是太理想了一些。
所有带有理想色彩的东西,落到现实里都会大打折扣。爱情如是,理想如是,自由当然也如是。
生活,哪里有这么多自如和无拘束。
4
那么,自由落到现实的世界里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自主的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被裹挟。
身体的衰老和精神的疲倦,物质的匮乏和肉体的病痛如果是必须经受的苦难。
自由对于我来说,就是我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姿态和方式去经历和面对这样的必经之路。
自由是我可以自主的选择,奋斗或者不奋斗,并且承受这个选择带来的结果或者好或者坏。
自由是我可以选择往左,或者往右,并且准备好去面对这个选择所带来的风景。
也是从毕业的那个时候开始,我慢慢地才知道自己,可以有的选择,也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方式,有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结果。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查叔笔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