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止,当止于敬畏

作者: Mr李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20-07-04 07:10 被阅读0次

《元史》载有理学家许衡不吃路边梨的典故:“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是为知止;“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是为善止,更是心怀敬畏之止。

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为官从政,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守住原则底线,不被“围猎”与“捧杀”。


相关文章

  • 心之所止,当止于敬畏

    《元史》载有理学家许衡不吃路边梨的典故:“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是为知止;“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是为善止,更...

  • 心之所止,当止于远志

    知止,非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是让人安守初心,向着远大志向心无旁骛地笃定前行。心止于远志,行才会有明确方向,正所谓...

  • 2017-07-02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 心之所止,当止于行役

    人皆有欲,人心常受身外之物所役,所以陶渊明讲要不以“心为行役”。从古至今能成事者,往往善于止欲。 春秋战国时期,鲁...

  • 书法之境

    书法,无非就是线条的艺术。 无意于佳乃佳。自然空灵,心手合一,发乎心止于手,意随手到,情感流注,行当所行,止当所止...

  • 《大学》12:字字皆有出处——“止于至善”之“止”

    《大学》12:字字皆有出处——“止于至善”之“止”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

  • 我在

    永远要知道自己在每一个当下是谁? 我知时光不等人,所以我珍惜每一瞬……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心止于至善,行止于真美...

  • 敬畏之心,行之所止

    前两天在备到《敬畏生命》这一课的时候,我“卡壳”了,卡的时间还很久,但是我想,多花些时间也无妨。“敬畏”两...

  • 国学微语——《大学》之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继续说《大学》,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本节重点解释“止于至善"中的止。天下万事万物皆有当止之所,也就是应当...

  • 知止至于能得

    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止字。定,是志有定向。人若能先晓得那所当止的去处,其志便有定向,无所疑惑,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之所止,当止于敬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py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