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培育建构意义的能力

培育建构意义的能力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22:37 被阅读0次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和著名记者杰夫.豪在新著《爆裂》中总结了未来世界的三大趋势——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对称性强调,规模的概念将成为过去时;复杂性强调,未来世界的复杂程度骤升,现有的理论和实践面临无效困境;不确定性则强调,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

未来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技术的变化速度会超过人类的适应速度。一方面,技术变革同时带来职业变革,在可以预测的未来,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产生巨大的变革效应,我们无法确定某个职业在未来的价值;另一方面,在某些知识领域,技术的迭代带来知识的迭代,知识迭代的速度甚至超过学生学习的速度,掌握知识不再意味着拥有专家权,而更可能意味着学习资源的无序消耗。因此,人才培养理念需要从关注确定性知识转向面向未来的素养——学习力。

学习力的培育,需要将教学转化为教育,需要建构意义的能力,即由以学科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成绩的提高,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这一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幸福、尊严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内心的自由。的确,在现有体制下,追求分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幸福、品行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高分。那样做不仅得不偿失,也会使分数异化,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最终造成对人性的扼杀。

知识不是为学科而存在的,也不是为认识世界而存在的,归根结底它是为人而存在的。知识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是教育的个体性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

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认识,应强调生成性、体验性、文化性,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个人心理意义的建构,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强调课程知识对学习者的精神意义,强调知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高认识、发展能力,更应使学习者感受到生命的充实性和意义性。强调知识的意义性意味着我们要真正地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对人性、人情和生命的关注、关爱、关切贯穿和体现在知识教育的全过程中。

学科教学不应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应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和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求知的目的永远是对人的关切。教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人的生成、成长和发展是教学的真正落脚点。

相关文章

  • 培育建构意义的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和著名记者杰夫.豪在新著《爆裂》中总结了未来世界的三大趋势——不对称性、复杂性和...

  • 焦点团队 中级第30期 复训初34期,张瑞宾持续分享第260天

    重新建构就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也可以从特质,优点能力,资源动机,意图努力,本意意义,去重新建构,建构不是目的,目的...

  • 《绘本为什么这么好》阅读笔记3——第2讲-1

    阅读是一种心理猜测活动,是建构意义的心智活动。文学艺术的阅读中,建构意义的心智活动和心智能力有关,分别是感受力、想...

  • 关于幸福培育红色二七区德育课程群的创建构想

    关于幸福培育红色二七区德育课程群的创建构想 一、课程群建设主题: 涵育幸福培育“立·达”好少年,培育有民族文化根基...

  • 培育能力

  • 建构的意义

    墙纸不小心被划出了一道伤痕,儿子用蝴蝶和五星装饰出了另外一番风景。 建构一:问题总会成为改变的契机,只要你有想象力...

  • 2022-05-06 培育人才

    培育部属的基本能力: 1、所需的基本能力与技能、态度。 2、观察、评估部属的工作情况 3、安排培育方式。 培育能力...

  • 《稻草变黄金》繁体变简体17

    伊川王利珍坚持分享第1198天 第四章:建构正向眼光:重新建构。 意义与经验乃交互建构。意义是人们对于生活世界的解...

  • 培育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能力要克服创新障碍,更要懂得方法。该如何培育创新能力呢?下面的4个步骤将给你提供帮助。 1.全面深入地探讨...

  • 自我建构的意义

    我与我周旋,从清晨到日暮。 从巴普洛夫单纯的条件反射到斯金纳的试误说,从认知主义的图式建构到人本主义的情感体验,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育建构意义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qg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