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培育建构意义的能力

培育建构意义的能力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22:37 被阅读0次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和著名记者杰夫.豪在新著《爆裂》中总结了未来世界的三大趋势——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对称性强调,规模的概念将成为过去时;复杂性强调,未来世界的复杂程度骤升,现有的理论和实践面临无效困境;不确定性则强调,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

    未来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技术的变化速度会超过人类的适应速度。一方面,技术变革同时带来职业变革,在可以预测的未来,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产生巨大的变革效应,我们无法确定某个职业在未来的价值;另一方面,在某些知识领域,技术的迭代带来知识的迭代,知识迭代的速度甚至超过学生学习的速度,掌握知识不再意味着拥有专家权,而更可能意味着学习资源的无序消耗。因此,人才培养理念需要从关注确定性知识转向面向未来的素养——学习力。

    学习力的培育,需要将教学转化为教育,需要建构意义的能力,即由以学科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成绩的提高,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这一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幸福、尊严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内心的自由。的确,在现有体制下,追求分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幸福、品行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高分。那样做不仅得不偿失,也会使分数异化,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最终造成对人性的扼杀。

    知识不是为学科而存在的,也不是为认识世界而存在的,归根结底它是为人而存在的。知识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是教育的个体性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

    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认识,应强调生成性、体验性、文化性,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个人心理意义的建构,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强调课程知识对学习者的精神意义,强调知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高认识、发展能力,更应使学习者感受到生命的充实性和意义性。强调知识的意义性意味着我们要真正地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对人性、人情和生命的关注、关爱、关切贯穿和体现在知识教育的全过程中。

    学科教学不应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应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和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求知的目的永远是对人的关切。教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人的生成、成长和发展是教学的真正落脚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育建构意义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qg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