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游学散记1

作者: 613df03aa1ea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11:27 被阅读13次

来美学习已经1个多月,穿梭在各个教学楼,结识各国的新朋友。偶有感想,随手记下。

一、Big vs Small

刚到芝加哥坐上去学校的大巴,身边的大卡就嗖嗖而过。车型庞大,司机魁梧,画面中就差粗臂纹身了。到了宿舍,宽幅四门冰箱就在眼前(正好是我双臂张开的宽度),已入住的两位室友就已经把大冰箱塞满。附近食品超市近一半的占地是冰柜,各种速冻食品,包括肉嵌青椒。第一印象,粗线条、快节奏、微波炉拯救一切。

而在人文关怀方面并不含糊。学校随处可见残障学生,有的是患有非常严重的疾患,但是各处的设施都会照顾到这部分人群。公交车、教学楼、卫生间、电梯、马路,各处角落都不会对残障人士出行造成特别大的障碍。在学校的艺术博物馆认识一位全身萎缩坐轮椅的大学生Barbara,主修Communication,还是博物馆的志愿者。和同学们在一起生活,并没有家人陪伴,学习生活都能顺利进行。

最明显的Big vs Small感受来自我参加designthinking的seminar(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关注美国未来。Seminar邀请SiebelCenter for Design的首席运营官,为大家做了介绍:从创意型领域嫁接到日常,关注循环经济,如何做起?Think Big, Do Small.(在“为了更好的未来”这个大话题上,落脚到通过设计改变日常常见生活浪费。)于是我们在食品包装、运动鞋、办公椅、厨房用具等几个生活课题上做重新设计和DEMO。

所谓ThinkBig, Do Small,辩证统一,关注人性,做个脚踏实地的梦想实践家。

二、Public vs Private

我的室友在Facebook上老找不到我,因为我没有使用我的真实头像。我就跟她解释,我们中国在社交平台上倾向于使用昵称和非本人头像,保护隐私。而美国文化重视隐私,但是社交平台上却提交真实的个人情况。比如求职社交平台linkedin,用户为了求职成功,会如实上传并公开详尽的工作经历和学术背景。而一些数据使用公司也会向facebook购买数据,用于个人信用评级等其他用途。

另一方面,关于隐私,美国人不会sharefood等日常用品,但是共享经济是美国人最先想到的。在学习中也更倾向于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作业。

不同的文化对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我们在学习工作中,更喜欢独立作业;在生活中更喜欢结伴扎堆。

这里不得不补充关于judge的理解。在我眼中,我的室友生活习惯不是很健康,我完全是出于关心的考虑提出,冰箱食品要尽快食用,三餐时间要固定等等,室友开玩笑说,oh,you are judging me!好吧,这又是中美文化差异。生活方式完全是personal affairs,不要干涉哦!

三、Storytelling vs data

在中美创新论坛上,MikeYao教授一直在强调:不要执念那些没有情感的数字,说说真实的人的故事:GDP的数字再庞大,也不如以小见大、平常人的经历来得深刻感人。

所谓,逻辑引人深思,情感唤醒行动。Critical thinking和presentationskill都是在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两项softskills。我们的实习负责人为我们提供了有用的职场辅导,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能力。在目标的指引下工作,内驱力引擎、学习力支撑、社会力助推。回顾职业生涯,用数据证明自己的能力,用故事打动听众,尽力争取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融入美国企业文化。

在学习期间,也有机会与当地的美国金融企业交流互动,双方都相互感兴趣,因为语言的障碍,信息的流通多少会有衰减,但是我们可以做更多:理解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相关文章

  • 美国游学散记1

    来美学习已经1个多月,穿梭在各个教学楼,结识各国的新朋友。偶有感想,随手记下。 一、Big vs Small 刚到...

  • 美国游学散记2

    1. 接纳多元 一般我们都认为美国人很直接,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高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是另一方面,当持不同意...

  • 美国游学番外篇1

    这是一个番外篇。 为什么是番外篇呢?因为这里记录了一些不能被老师看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第一...

  • 悉尼游学(散记)

    闫宏志写: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对实...

  • 美国游学

    今天我的好朋友通过选拔去美国游学了。当年我也参加了去美国的选拔,可能是我的自理能力不够没被选上。 今天看着朋友坐着...

  • 2014年美国游学之旅 (1)

    这是大女儿在四年级时去美国游学后回来写的记叙文章,特录于此。 我们是1月17日走,2月4日回来的,共计18...

  • 庐山游学散记(三)

    人缘 人缘、学缘、天缘,三者对人生都很重要,很难说哪个对人生更重要。 没有人缘,想必会处处碰...

  • 庐山游学散记(二)

    天缘 没有学缘,肯定会错过大师之墓。没有天缘连走进大师之墓的可能都没有。天缘使我们从含鄱口下...

  • 庐山游学散记(一)

    世上万物之间都是有缘分的。这缘分当有其三:学缘、人缘、天缘。 我两游庐山的缘分,首先是起于学缘。 ...

  • 游学散记三篇

    游学散记之一 十岁之后我开始体会到一种名为“既视感”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在网络上也没能找到很好的解释,但就是客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游学散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yo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