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游学散记1

作者: 613df03aa1ea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11:27 被阅读13次

    来美学习已经1个多月,穿梭在各个教学楼,结识各国的新朋友。偶有感想,随手记下。

    一、Big vs Small

    刚到芝加哥坐上去学校的大巴,身边的大卡就嗖嗖而过。车型庞大,司机魁梧,画面中就差粗臂纹身了。到了宿舍,宽幅四门冰箱就在眼前(正好是我双臂张开的宽度),已入住的两位室友就已经把大冰箱塞满。附近食品超市近一半的占地是冰柜,各种速冻食品,包括肉嵌青椒。第一印象,粗线条、快节奏、微波炉拯救一切。

    而在人文关怀方面并不含糊。学校随处可见残障学生,有的是患有非常严重的疾患,但是各处的设施都会照顾到这部分人群。公交车、教学楼、卫生间、电梯、马路,各处角落都不会对残障人士出行造成特别大的障碍。在学校的艺术博物馆认识一位全身萎缩坐轮椅的大学生Barbara,主修Communication,还是博物馆的志愿者。和同学们在一起生活,并没有家人陪伴,学习生活都能顺利进行。

    最明显的Big vs Small感受来自我参加designthinking的seminar(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关注美国未来。Seminar邀请SiebelCenter for Design的首席运营官,为大家做了介绍:从创意型领域嫁接到日常,关注循环经济,如何做起?Think Big, Do Small.(在“为了更好的未来”这个大话题上,落脚到通过设计改变日常常见生活浪费。)于是我们在食品包装、运动鞋、办公椅、厨房用具等几个生活课题上做重新设计和DEMO。

    所谓ThinkBig, Do Small,辩证统一,关注人性,做个脚踏实地的梦想实践家。

    二、Public vs Private

    我的室友在Facebook上老找不到我,因为我没有使用我的真实头像。我就跟她解释,我们中国在社交平台上倾向于使用昵称和非本人头像,保护隐私。而美国文化重视隐私,但是社交平台上却提交真实的个人情况。比如求职社交平台linkedin,用户为了求职成功,会如实上传并公开详尽的工作经历和学术背景。而一些数据使用公司也会向facebook购买数据,用于个人信用评级等其他用途。

    另一方面,关于隐私,美国人不会sharefood等日常用品,但是共享经济是美国人最先想到的。在学习中也更倾向于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作业。

    不同的文化对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我们在学习工作中,更喜欢独立作业;在生活中更喜欢结伴扎堆。

    这里不得不补充关于judge的理解。在我眼中,我的室友生活习惯不是很健康,我完全是出于关心的考虑提出,冰箱食品要尽快食用,三餐时间要固定等等,室友开玩笑说,oh,you are judging me!好吧,这又是中美文化差异。生活方式完全是personal affairs,不要干涉哦!

    三、Storytelling vs data

    在中美创新论坛上,MikeYao教授一直在强调:不要执念那些没有情感的数字,说说真实的人的故事:GDP的数字再庞大,也不如以小见大、平常人的经历来得深刻感人。

    所谓,逻辑引人深思,情感唤醒行动。Critical thinking和presentationskill都是在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两项softskills。我们的实习负责人为我们提供了有用的职场辅导,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能力。在目标的指引下工作,内驱力引擎、学习力支撑、社会力助推。回顾职业生涯,用数据证明自己的能力,用故事打动听众,尽力争取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融入美国企业文化。

    在学习期间,也有机会与当地的美国金融企业交流互动,双方都相互感兴趣,因为语言的障碍,信息的流通多少会有衰减,但是我们可以做更多:理解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游学散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yo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