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每个学生都是鲜明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思维的方式,智力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有所不同,区别对待。但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对于学困生我感触很深。我交过一年的一个学困生,现在在南京当兵,经常用微信在联系,回家探亲还专门到单位看我,说不感动是假的。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能感受到你的关心、理解以及肯定。
源头在教师身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要牢固树立人人平等的意识。每个学生都应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成绩不好而被忽视;对这类学生应该投以更多的关注。
2.在课堂教学中个别对待学生
对优秀生提出“好好说”的要求。如:在课堂上,对知识的重难点部分的探究和交流可以放手交给他们,课堂上的质疑提交给他们来解答。对中等生提出“认真想”的要求。认真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想不明白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对学困生提出“认真听”的要求,只要他举手回答,不管对与错,首先给予表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家庭作业布置上个别对待
优秀生作业量最多,难度是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完成;中等生作业量适中,作业难度与例题相同;学困生作业最少,完成中等生作业的一半,采用最简单的题型即可。
4.生活上个别对待
认真对待每个学生,从学生的行为判断学生的状态,及时介入,交流谈话,家访等等。对班里的学困生我尤其关注,从不因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而置之不理,而是更多的关注他们,鼓励,表扬,肯定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老师的肯定,能够从中获取向上的动力。
教育是一份良心的工程,教师应好好对待我们的学生,让自己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认真对待每一类学生,尤其是需要我们更多关注的学生。请善待每个学生,个别对待他们,让美好在他们心灵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