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老师的这个观点超啊:
机构及时无人领导,凭着行政常规办事也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共同体面对的情况变化无常,时时处处需要领导。
共同体不会基于某种本能反应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尤其不会自然而然地诞生于大多数教师任职其中的错综复杂且冲突不断的机构。如果我们想要形成就教与学进行对话的共同体,有意探讨有关话题并严守基本规则的共同体——我们就需要有号召人们实现那个愿望的领导者。
这样的处境是亲身经历过的。常春藤读书会的学习就是因为有郝晓东老师,如果没有,基本上就是停摆。因为它不是常态常态意义上的机构,它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领导确实是必不可少。
对这种领导可以下一个颇为确切的定义,他为人们想要做的,但还不能自行发起的事情提供理由和许可。
这一节中,帕老师还提出了这样一个悖论,很值得警示:许多教师是非常重视教学的,正因为非常看重,一旦教学进展不顺的时候,他们才会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来保护自己。
哈哈,别以为不在乎,看似不在乎的样子实则是非常在乎。
这一节中,帕老师还交给校长们一招提高教学质量的妙计:
要设立一个教学顾问这个职位,由一位身孚众望的教师任职,教师在任职期间由校方减少其工作量。
这个职位的工作有两部分,一是当同事寻求教学方面的帮助时,提供帮助,如更新完善一份教学大纲,处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找一位观摩和评判课堂教学的听课教师等;二是探查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对教与学的影响,从而在任何场合从非正式的咖啡茶话会到正式的教学工作坊,能在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讨论所关心的问题。
院校在这个职位上的投资相对不多,但回报则可能相当丰厚。
重要观点:
要成为一位开辟空间而不是占据空间的领导者。
建立相互支持的共同体是不容易的,唯有领导者召唤教师关注,教与学,这个中心鼓励教师,为教与学同心协力,激发教师分工合作的热情,才有可能建立相互支持的共同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