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诗歌,共享。古代文化每周500字
科举落第的文人:或写鬼写妖,或著书明志,而他俩却选造反

科举落第的文人:或写鬼写妖,或著书明志,而他俩却选造反

作者: 北归燕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17:51 被阅读137次

    算起来,科举制度也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朝廷借此寻找可用之才;贫苦人家的孩子可借此改变命运,通过寒窗苦读,一旦考试成功就有了入仕为官报效朝廷的机会,还可光耀了门楣,求取了功名富贵。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三年创立,唐代继承了这一相对公平公正的制度,并作出创新,武则天时期创立武举,向连武之人开启仕途大门;赵匡胤建宋后,重文轻武,其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更因酷爱读书,进一步放宽了科举参与者的范围,无论贫富贵贱,有志者皆可报名参加。

    科举制度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渠道,底层知识分子向上发展的出路,不过其繁琐的考试程序、有限的名额、极低的命中率也让不少学子一生为其所累,到了明代朱皇帝又对科举考试的写作方式做了严格要求,规定考生不能自由发挥,须以八股格式作答,且答题字数都有限制,如此以来,更让那些发奋于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文人苦不堪言,连考不中者,想不开的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像时代缩影的范进、孔乙己;想开的则另谋他路,多数人从事写作,少数人趁时代混乱起兵造反,自立门户。


    1.科举一生无果,发愤而成聊斋:写鬼写妖的蒲松龄

    若无蒲松龄考场的失意,兴许今天我们就没有机会看到这入木三分的鬼怪传奇小说。

    蒲松龄自小聪明好学,19岁参加童子试一举成功,本以为可以路绿灯直达天子朝堂,有飞黄腾达的机会,熟料自童子试后,他就屡战屡败,屡试不不第。

    为了生计蒲松龄先是去朋友那了做了几年的幕宾,相当于谋士或师爷。给人当谋士的生活,让他有机会接触了官场,后回老家当教书先生贴补家用,顺当读书,以求来年高中。 正所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蒲松龄无论怎样刻苦用功求取功名,终究是一场空。考场的失意,让他将满腔孤愤化为文字中,幕宾的经历加深了对官场和世俗人情的认识,此前涉猎的天文、哲理等书籍让他脑洞大开,开始以鬼怪故事来鞭笞封建社会的冷血残酷,同时发泄对科举弊端的切肤之痛。

    在《聊斋志异》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人鬼狐妖的爱情故事,还有控诉科举制度腐朽黑暗、埋没人才,讽刺考官昏聩的作品,像《叶生》里文章翘楚的叶秀才,每次应试即便得到知县丁乘鹤的赞赏,也从未榜上有名,以至于这位叶姓秀才因愧对父母家人,变得神情恍惚,形同木人,最后含恨而死;还有屡试不中的王子安,于酒后幻境中产生自己考试高中的幻觉,而洋洋得意,丑态百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语读来荡气回肠,想来亦是蒲老自勉,虽其科场上没有大显身手,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聊斋》却在文坛上大放光彩。


    2.因爱生恨,与考场决裂的吴敬梓

    相比之下,吴敬梓的家庭出身更好过蒲松龄,吴敬梓出身于世族大家,父亲到祖父辈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14岁到父亲吴霖任职地,作为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对儿子吴霖给予厚望,盼他能继续光宗耀祖,此时吴敬梓很争气,18岁就中了秀才。

    得秀才不久,其父吴霖因病去世,家族里为了争夺吴霖留下的家产,家里人大打出手,吴敬梓的第一任老婆在这场激烈的家庭纠纷中饮恨而终。父亲、妻子的离世,分家的经历深深刺痛吴敬梓的心,暗暗发誓一定要皇榜高中反击哪些自私、丑陋虚伪之人。

    不幸的是,自18岁直至36岁,吴敬梓心心念念的高中都落空,搬家到南京后靠卖文为生。次次希望换来失望,使他对科举取材产生怀疑,逐渐的由热衷追求变为冷淡不屑,最后到厌恶憎恨。看到官员间的徇私舞弊,求业士人的利欲薰心,他将愤世嫉俗之情铸就成文,写出了以科举考试为中心,以知识分子命运为轴线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就失科举制下的畸形儿-范进,考了50多次才得了个举人,中举消息传来,因喜发疯。


    3.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落第造反的黄巢和洪秀全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头人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里有名落孙山的悲愤和卷土重来的杀气。在发动起义前黄巢对日趋恶化的唐王朝是有一丝希望的,兴许企图科举录取后能贡献绵薄之力,奈何风尘仆仆赶到长安,放榜时竟找不到“黄巢”二字。

    于是,盐商子弟黄巢,愤愤离开长安回家继承祖业,随着朝庭的动乱,官吏的腐朽,加上自己曾经科场的失利,他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取唐而代之,虽最终兵败身死却也拉开唐灭亡的序幕。

    唐王朝抛弃了他,他也以行动给风雨飘摇的大唐致命一击。

    因屡试不第,扛起造反旗帜的还有太平天国的创始人洪秀全,洪天王是嘉庆十八年生人,家中排行老三,因为祖辈上没有读书人,父亲洪镜扬觉得老大、老二不是读书的料,只有老三还能栽培,于是将全部的心思寄托在洪秀全身上,希望有朝一日老三能够出人头地,老两口过上好日子。

    十六岁,洪秀全参加童子试也是顺利过关,家里人了开了花,老两口激动的合不拢嘴,家里终于有个读书人啦,在全家的鼎力支持下,他继续钻研学业,以图能够平步青云。老天爷总喜欢捉弄人,20岁,到广州考秀才,结果没中;21岁,又考,又败,后又接连考了两次,均败。

    这下,洪秀全或觉实在愧对家人,回家大病一场。许是烧晕了,也或是其他原因,病好后这位儒家孔夫子的弟子,估计连《圣经》都没能读懂就选择创立拜上帝教,将圣贤书付之一炬,嚷嚷着当民间的救世主,杀尽京城里的“清妖”。

    加上鸦片战争后,清庭的腐败,老百姓因天灾常食不果腹,不满声音渐高,洪秀全趁机领着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人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太平天国,几乎危及到清朝江山,终在天京事变内讧后,太平天国一蹶不振直至被镇压。

    若科举考试有洪秀全的名字,猜想就没有后来宗教色彩的太平天国了。


    1898年,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提倡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1901年清清政府为施行“新政”提出改革学制,并明确规定1906年开始废除科举考试。自此,这从隋到清光绪年间,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利弊并存的科举制度退出舞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举落第的文人:或写鬼写妖,或著书明志,而他俩却选造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ia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