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又是一个孤独的夜晚。杜甫走出屋子。如果是平时,能听到邻家女人洗衣服的声音,“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可是现在,长安死一般寂静。
那晚的月光格外明亮,杜甫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借着月光,能看到他眼角的一颗水珠。
在这一夜之前,唐朝诗人写月夜思念,已经神作辈出。
李白的月夜是忧伤的: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的月夜,是洒脱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的月夜,是华丽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而今晚的杜甫,也将拿出他的月夜——一个只属于他和她的月夜。
诗的名字,就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如果不把它看作一首诗,而是看作写给老婆的信,就特别好理解:
老婆: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蒙蒙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为了老婆孩子,他决定有所行动。
月黑风高杀人夜,正是诗人跑路时。
这一次,杜甫逃了出来,终于开始了职业生涯。
站在唐肃宗面前的杜甫,衣衫破烂,胡子拉碴,满脸风尘。唐肃宗有点感动,都这样了,还来投奔我。你诗文写得好,就做“左拾遗”吧。
“左拾遗”是给皇帝提建议的,原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可不知为什么,级别只是“从八品上”。官职低就低吧,能给皇帝提建议,也算不错。
可惜以杜甫的性格,在官场根本混不下去。所以没多久,麻烦就来了。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场战斗吗?陈陶一战,四万政府军全军覆没,这场战斗的最高指挥官是那个叫房琯的宰相。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唐肃宗不高兴,要贬谪他。而房琯,对杜甫有知遇之恩。这就有点尴尬了,救还是不救?
杜甫说,这不是个问题,救。他硬着头皮上书,帮房琯说话。唐肃宗生气了,好啊你个杜甫,什么人你也敢保,连你一块办了,来人,给我审。
杜甫多年积累的人品,可能都用在这次了。来提审他的人,叫颜真卿。颜真卿忠厚正直,把杜甫无罪释放了。
遭此一劫,前途暗淡。但是尽管不能衣锦还乡,但他好歹能够回家了。
去投靠唐肃宗已经九死一生,蓬头垢面了。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杜甫在回家路上经历了什么,只知道在某一天的下午,他终于到家了。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北征》和《羌村》。
在《北征》里,他看到的是: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我外出一年才回家,看到老婆的衣服打满补丁。全家哭成一片。我的儿子脸色苍白,没血色。见了我就转过身哭,脚丫脏兮兮的,连双袜子都没有。两个小女儿,裤子上也都是补丁,短得刚到膝盖。真的是太穷了。
然后,他又在《羌村》中写道: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看到我,妻子震惊了,我竟然回来了。在这个乱世道,活着就是个奇迹呀。邻居们也扒着墙头看我们,都在感叹不已。在夜里,我们端着蜡烛把对方看了又看,简直不敢相信,生怕是在做梦。
这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第二年的经历。那一年,他把最好的诗,留给了家人。
杜甫不仅是诗圣,更是情圣。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杜诗,就是一个“情”字。一草一木、家国天下,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底层人物,杜甫都不吝深情。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诗宋词里有数不清的情诗,但是把这句诗和杜甫联想起来,一直为国家忧心的他,终于表现出来了对家人的情,千年后读来,依然令人潸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