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已经满了。
从内到外,从物质到精神。
满,且杂乱无章。
以前我贪心地把各种人,各种东西,各种感情和想法都搜罗起来,珍而重之地摆放在我的生活中,我的房间里,我的脑子里。
而现在,我发现已经没有精力去维持它们的有序共存。
于是,我只能减。
把一些人,一些东西,一些感情和想法,从我的生活中,房间里,脑子里慢慢地剥离。
剥离是一种情绪上的痛。
痛有肉体上的,和精神上的。前者有分娩之痛,有切肤之痛,后者有离乳之痛,有焦虑,有恐惧。
舍弃这些,伴随着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焦虑和恐慌:离了这些人的维护,我还是我么?没有了这些东西,我的生活还能继续么?缺少了这种感情,我的生活还能有欢乐么?
这种剥离在亲子关系上最为明显。
母亲经历分娩之痛产下婴孩。婴孩亦啼哭不止,感受到了挤压之痛和骤然离开母体的不知所措和恐慌。
此后的几年里,婴孩接受着母亲和家人的呵护,吸吮着甘甜的乳汁长大。
于是,ta渐渐习惯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
只是,ta还需要依赖别人,尤其是母亲。
于是每逢感觉到恐慌不安,ta就用啼哭表达。亲人便极力安抚。满足ta的每一个愿望。
这也许是生命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没有目标,只是顺应着生命的轨迹成长。
所做的每件事,都贴合着日月轮转,都遵循着最基本的规律。
时光静悄悄的,萌发着甜蜜的希望。
多希望停留在这个时刻啊,孩子和母亲都一样。
然而孩子要离乳,要上幼儿园,母亲也有自己的事情,也需要成长,人生的道路很漫长。
经历了离乳和入园的分离焦虑,孩子知道,哦,原来我可以离开家,我在外面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能很快活。
于是,在大人们的叮咛声中,孩子渐行渐远。
ta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到大学,羽翼日渐丰满。
ta走出校门去工作,成家立业。
ta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呵护,开始的恐慌不安,发展成后来对剥离原生家庭的渴望。
ta有了自己的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汇集能量,人脉,物资,情感。
最后,ta的世界满了,也会走上剥离的道路。
并且开始更透彻地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理解存在。
真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
道是出生,道是成长,道是分离,和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