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村夜话
烛光摇曳,泪干始熄

烛光摇曳,泪干始熄

作者: 月舞荷花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09:57 被阅读0次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天、地、人三界中,最公平的是自然界生死大轮回。这个自然法则衡古不变,盘古至今没有任何人或事物可以超越这个铁律。

    人到七十古来稀,七十岁是生命历程中的巅峰转折,生命的烛光开始暗淡。往后的日子应该怎样过呢?是躺平,还是抗争,亦或是听之任之?

    个人认为:一但躺平,思维也相应停止,肉体很快就会衰退僵化,那就真的行将就木了。

    抗争?年事己高,雄心壮志已失,力不能及。更何况世上也根本没有永生秘诀。

    听之任之?那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是懦夫。懦夫是刀俎之肉,是奴性,奴性的人是没有自我的,丢失自我,枉为人世!

    那么,有没有一种超越自我的生活法则呢?回答是肯定的“有!”那就是学习。

    人到晚年,年华已被岁月蛀空。但,思想,气质不可丢失,提高精、气、神,增加脑力思维活动,激活僵化的免疫细包,避免阿茨海默侵袭。激活了体内各组织细包,生活就有了向上的积极性,生活积极性高了,生活质量就会相应的提升,生活就会充实,精神也就得到了充盈,精气神得到滋养,使延续生命的灵魂鲜活饱满。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命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提升到一定高度,就会显得光鲜年富。上升程度越高,它的光鲜度越大,照得越远。从理论的角度观察,虽未能延长生命的光线,却拓宽了人生光环。这样做,既没躺平,又不抗争,更没有任凭命运随意摆布,岂不更好。

    人到七十,就像黑夜里点燃的腊烛,在随风摇曳的夜幕里,微射一点光芒,泪干而熄。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必然。我们既然改变不了烛光熄灭的现实,我们可以延长它地光度,让其光照久些、远些。要给它添加足够的燃料,增加燃烧能量,提高燃烧质量,延长燃烧时长。这只是打个比方,也就是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人的有限生命和无限精神。正确看待暮色里的烛光,增強烛光抗逆力量,才不致于过早熄灭?这种外加抗逆精神能量,就是个人修养,从知识中吸取精神能量,读书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宜早不宜迟,迟则生惰,惰者生变。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注重学习,珍视生命,展现出勃勃生机,坚持学而致用的优质学习精神,不断攀升,追求卓越,这样就等于早早的增加了烛身燃烧长度、拓宽亮度。中年也一样,只是更要注重燃料的储备,储存的燃料越多,燃烧越久。

    晚年,虽不能像青壮年一样拼搏,可以从知识中吸取能量,提高生存质量,从不断学习中添加精神支柱,增长知性,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命中必须的知性,让人生生存的故事鲜活起来。

    知识来源于生活,故事是对生活的观察总结;成功,来于对知识的积累;智慧来源于实践;成就来源于失败后的总结奋起,就是现在就去做。总的来说,一切辉煌都是付诸行动的结果。

    生活就像一本书,当你融入进字里行间,才能嚼出生活的百滋百味,体验出生活的乐趣与美丽。明白了生活与生命的真正意义,这是一个人的知性,有了知性,就是最大的财富。

    从实践中得到知性才能正视自我,知性是中老年人从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理解既而产生出的智慧。只有人生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坎坷,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看透世态炎凉,让心静下来,大智若愚、不卑不亢、不急不躁、从容不迫,无幻想缥缈的踏踏实实精神,独立自主,举重若轻、不骄不躁、不偏不倚的成熟起来,才是知性,才能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会当岭绝顶,一览众山小。”学会高瞻远瞩,于高处焕彩,才能拥有众人赞扬后的一种永不消失的精神之光,肉身消失,灵魂不灭,长存齐月,这不就是从无形中延长生命了吗?

    人到七十,回顾来时路,从呀呀学语到高大成熟;从母亲怀抱、父亲肩头到为父母庶风挡雨,撑起一片天;从无知到光辉璀璨,再回归平淡,历经盛衰,得出结论,智者知性。

    不炫耀过去,不大话当年,这就是舍。能舍能得,以回馈的心态看清眼前的纷扰,多闻少言。

    多一份修为,少一份炫酷,认认真真的打理生活,不要拥有太多,拥有太多反而给自己一种负累。放下过去的,尊重眼前的,与他人分享拥有的,以达人生高峰,清风拂面,如野鹤闲云。

    生活在竞争社会里,无欲无求显然似不可能,也不现实。但,人到古稀,应有一种良好心态,那就使自己心存恬淡虚无,内心安静,安享阒寂肃然,自乐而乐。

    曾几何时,我把人情看得很重,把金钱看得很淡,结果为情所伤,为情所困,为拜金奔忙,为金钱烦恼。

    无情难为,有情为情托累,为情所伤。

    我在《离殇》一文中诅咒金钱,在生活中蔑视金钱,可是,离开金钱就像无头苍蝇,四处碰壁,无法生存,一张张钞票不知谜失了多少人的灵魂。唉!钞票啊,钞票!你成就了多少事,又毁灭了多少人!

    年事已高,有了丰富的生活知识,懂得了现实的残酷,岁月的煎熬,那是时间的积累,不是财富,更不是骄傲的资本,万不可夸夸其谈。

    做事不易,做一个正直的人更难。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古稀余生呢?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如何才能达到知者、仁者的境界呢?还是要学习,幼年学,老年也要学,活到老,学到老。学中求宽求乐,恬以安神,愉以养身,多学不厌,与书相伴,宜善益生。与文字相伴,宜知益智。

    走进先哲的思想,聆听大师的教悔,得先师惊世警言,治盲治愚,学会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宜世益人、养性益寿哲理,开阔胸怀,吐纳清风明月,归心于自然,亦能养生益寿。

    该放手时,放手,能助人时,使人高兴,愉悦自己。无能力助人时,栽花种草,信步庭院,养鱼垂池,读书练笔,不失人格修身养性,既可陶冶情趣,又能颐养精神,让思想富裕,让心态年青,使精气神炼达而豁朗,才是老朽应达到的人品高度。让人品高度与年龄的高度对等提升,才不失老者品质。

    到了古稀之年,有了自知之明,有了自我境界。还要善修高尚的道德情操,矜持操守,就等于拥有了良好的自尊修养,自然就拓宽了知性,提高品质高度,人品质量够高,够大,精神光亮才能照得更高更远。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美其食,任其服,乐其谷,高下不相慕。”是人生要修为达到的境界,也正是小老儿读书学习的目的。

    人到七十,不可懒惰,懒惰会使人麻木,肢体萎缩,精神消沉。

    人老不能负重,放松身心,适度的运动,快乐的学习还是可取可行的。不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行书,行万步路总可以吧。

    学以修心,俭以养身。不断给躘踵躯壳镀金,使凌棱清骨灼烁,这比黄金更珍贵。只有你在学、在动、在做,才明白其中乐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拓宽视野,启迪既将僵化的朽脑,使它活跃起来,运动起来,精、气、神回归。在读中领略出古人智慧精髓,融会贯通,就能博古通今,补拙治愚。

    人生一世,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学会提升生活质量能力,就会滞留身心滋养的供给。年龄在不断上升,身体在不断衰退,思想僵化,再不滋养,那真就成为朽木了。这时也只会被社会淘汰,被人类淘汰,无声无息的粉灰烟灭。

    只有去学习,去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知识积累够多够大,才能使精、气、神上升一定高度。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上升,就会得到一个精神光点,这个精神光点就是灵魂,就是古往今来诸多能人志士,贤达显贵者追求的永生元,也可以理解为长生不老秘方,或是人生不老的妙药灵丹。

    人到七十,功名淡如水,金钱拂面风,只有身体是自己的。老人学习的目的,不是求福求禄,只为滋养身心,养生健体,多学聪慧,学而驻春。

    学习的过程有三个阶段期,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少年学习,年富力强,精神旺盛,底气充足,如旭日冉冉升起,阳光无限,“十年寒窗无人闻,一朝成名天下知。”。

    中年学习,阳光普照,大地生辉,果实渐红、渐累,“仕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晚年学习,如日暮西山下,夜幕降临,点燃一炬烛光,风雨飘摇,光线昏弱,照不到高处,见不到远处,眼前一线光,照眼前一片地。但也比没有一点光亮的好得多,没有眼前这点一光亮,你就会在黑夜里迷失方向,四处碰壁,也会在夜幕将临那一刻无声无息地消失。有了这一丝亮光,免得了碰壁,也免得被人碰撞后踩踏了还不知所以。这就是老年学习的益处,用微弱的烛光,提醒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生命不息,学而不止,这就是我要点燃的生命烛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行不悖。切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则刚,活学活用则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烛光摇曳,泪干始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f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