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之后,小菲利普成长的所有的岁月里,都不会忘了那个安安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的男人,风中扬起的美元飘散在他脸上,不远处,一个万圣节的面具露出天真的微笑。小菲利普应该会非常后悔当初的那一枪,这种悔恨可能会伴随他很长时间,但最终他会明白,布奇的逃亡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是成功的,但却因为遇到他的缘故,布奇的心灵才完成了真正的逃亡。正如他告诉菲利普的,“如果注定要有,我倒希望是你。”一路走来,两人之间的感情已非语言可以描述清楚,而在故事最高潮的时候,小菲利普面对布奇时内心天真而复杂的表情,演绎的非常真实,真实到让人心疼。
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对像父子般的两个人,他们的感情因为命运与身份的安排,从一开始就注定以悲剧收场,对观众来说,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那不得不来临的时刻可以晚一些,再晚一些。看着探长不慌不忙的出发,又一次次被布奇他们甩在身后,观众的心也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每一次甩开探长,都意味着这种充满温情的相处会延长一段时间,但所能延长的极限,毕竟也超不出一场电影的时间。而一脸冷峻的探长与高智商的美女犯罪专家,又让人不得不一直提心吊胆,总担心布奇他们在哪里出一些岔子——他们是一定会出岔子的,只是和我们设想的都不大一样。
倘若没有菲利普,布奇所能展现出来的,只是一个冷静成熟的罪犯所能展现的所有特征,他内心身处的温情将无处表达,而倘若菲利普不是那样一个需要爱护的孩子,也可能在面对布奇时他所能表现的唯有惊惧与恐慌,正是因为种种冥冥中的安排,这两个人才注定有这样一段对彼此而言都完美的旅程。就好像,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一般美好。布奇一直在满足着小菲利普一个个细微而美好的心愿,又想父亲一样告诉菲利普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大部分时候(几乎是所有的时候)我们都会忘记布奇的真正身份,而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父亲。
在黑人家中的故事,让菲利普看到布奇的另一面,那是不同于早先为了救他而枪杀一同越狱的不成器的狱友的一幕的。这次面对的是普普通通的、上一刻还充满友好的普通人。但正是普通人不经意间表现出的粗暴,激起布奇内心身处最黑暗的回忆,而这些,是只有8岁的菲利普所无法理解的。在他的心里,还是黑白分明,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在拿走万圣节服装时布奇讲给他的那些道理。
在女侍者事件里,布奇更像是一个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尴尬的父亲。食色性也这种东西对青春期前的孩子来说是无法理解的。想起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以“我”的口吻对十二岁的女孩子讲述生理需求时所打的比方:“假定你是一只鸟,假定你喜欢在天上飞并感到十分快活,但由于某种原因你只能偶尔飞一次。比如说因为天气,风向,季节的关系有时不能飞。如果一连好几天不飞,气力就会积蓄下来,而且烦躁不安,觉得自己遭到了不应有的贬低,气恼自己为什么不能飞。”
只是这种比方布奇是打不来的,除了村上春树,大约也没有人再能做出这样近似的比喻了。而为了让菲利普不至于受到太过偏差的影响,布奇只能承认自己是爱那个偶遇的女侍者的,而菲利普则像是明白一切一样开起布奇的玩笑,之后两个人开始开怀大笑,也是这部影片中最开怀最快乐一次大笑吧。
影片对探长与女专家的塑造看上去轻描淡写,两个人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却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一点点鲜明起来,知道最后,两人以不同形式替观众教训了狙击手之后,我们才恍惚觉得,这两角色与其说是一直在追捕布奇,倒不如说是和观众一样在一直一点点的了解他更合适。他们,更像是两个站在大银幕中的观众一般。
只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有的故事到最后都要收场,而这个注定是悲剧的结尾在影片上映几十年来应该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在我们心里,可能都住着一个布奇和一个小小的菲利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