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孔子说,跟着我学了三年,还没有做官念头的人,那是不容易做到的。
张居正讲解说,学习,是为了明善诚身,求尽为人之理。如果一个人专精于学三年,还是专心致志,那他学习,是为己不为人,谋道不谋食,真正的志高才大。
孔子门人中很多后来都去做官了,事实上,大部分拜入孔子门下,也都是期望可以有朝一日能做官,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基因:读书是为了可以有治国的本事,最终并不是为了可以平天下,而是为了当官,不管有多辛苦,后面因为有一个“后花园”般的享乐在后头,所以可以拼命读圣贤书。
放到现在也是如此,上进努力都是指向某些利益的,我之所以做这个,不是自己的志向,或者自己的喜欢,而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这是大部分中国人可以理解的,但是孔子并不是,他做学问是你为了打造理想社会,并不是做官后的巨大利益,可惜中国人的文化结构似乎几千年来都是如此,难以改变,深深刻入中国人的大脑成为一种秩序,所以无法理解没有利益未来的努力和上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