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去博物馆吗?当你见识了精致的瓷器和华丽的丝绸,你除了叹为观止之外,还有什么感想呢?
我想到了四个字:“器物精神。”
什么是“器物精神”呢?
“器物精神”,是对物件的钟爱,也可延伸于对从事的工作注入情操和人生态度,再说得大一点,那就是精神追求。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对工作、学习、生活持正向态度,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并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信仰时,Ta的生活一定不会太差。
Why?

Because“器物精神”本身就倾注了热情、坚持、精益求精,甚至可以说是上升到灵魂高度的属性。
倾注了这么多的精神内核,制作艺术品也罢好,学习工作生活也罢,怎么能够不精彩呢?
影视圈的演员黄磊,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印象。他的身份是演员, but,他的居家好男人的暖男形象和做得的一手好菜,更让人津津乐道。
曾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有孙红雷,赵丽颖,谢娜,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演员,他们团团围坐,边吃边聊,兴致盎然。
忽然,孙红雷想要吃赛螃蟹。黄磊二话不说,起身走到厨房开始烹饪起来。
旁边的谢娜十分疑惑,赛螃蟹应该是有螃蟹才对的呀?

可画面中,黄磊却在盘中打入了几枚鸡蛋。经过简单的烹调“赛螃蟹”上桌了。
赵丽颖十分奇怪,这不就是炒鸡蛋吗?
可孙红雷却是吃得满脸的享受,并说:你尝尝这个味道,特别的嫩,就像螃蟹的黄一样!
真是绝了!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叫“赛螃蟹”了吧?
至此,黄磊的厨艺又赢来了一波好评。
为什么孙红雷能把一盘炒鸡蛋,吃出晒螃蟹的味道呢?

除了黄磊的厨艺可圈可点之外,跟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也有关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都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
正如黄磊所说,那时的家里没有煤气,父母每天早晨都要起来生炉子。
生炉子,上班,买菜,做饭,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要是现代人,除了上班,回到家后什么都不想做了,点个外卖,完事儿。
这也许就是人们虽然物质生活充裕,但幸福感却越来越降低的原因之一吧。
只要你有足够的money,这是一个懒人同样可以活得很滋润的年代。

但是,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便利,却少了亲力亲为的烟火气和参与生活的积极性。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特别的人说的一段话:
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交流。
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灵气的生命体,也许从这句话,你应该能猜出他的职业。
获得奥斯卡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讲述了一个落魄的大提琴演奏家的故事。
这位大提琴师所在的乐团解散后,他被迫返回家乡,在家乡找了一份在殡仪馆做入殓师的工作。

这份工作整天要与尸体接触,既枯燥又乏味,大提琴师还遭到了妻子的误解,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份工作,而是對工作全力以赴,并爱上了这份工作。
慢慢地,他的尸体面部化妆手法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完美。他将一具具遗体打扮得就像活人睡着了一样,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上面那段话就是这名入殓师的成功感言。
生活是什么?生下来,活下去。
虽然是短短几十年的单向旅行,但是我们依然要热爱它。
爱生活,懂生活,赋予生活无限的乐趣,才是每个人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