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课例研讨《白杨》
林州市红旗渠大道学校 李丹
话题:本课中,于老师是怎样教学“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的?
一、质疑课题,自学自悟(埋下伏笔)
发现是创造的开始,疑问是智者的明灯。对于课题的质疑。于老师在上课初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看了课题,你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什么问号?根据学生的回答于老师板书出了相应的问号:
白杨有什么特点?(中问号)
作者为什么写白杨?(大问号)
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树?(小问号)
以问促学,这三个问题也正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教学也就从这里开启。从罗列的这三个问题和于老师相应的问号的大小,也能够读出三个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此处为教学“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埋下了伏笔。
既然是学生心中的疑问,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学生们一致回答:我们自己解决,自己读书思考。为此于老师甚是开心,课堂本就应该是学生的主战场,通过自己的读书思考,自读自悟,达到真正的理解与运用。
这三个问题贯穿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随着自己的质疑不断推进,于老师也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搭桥架梁,感悟内涵(双线并进)
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是引导学生感悟白杨树特点的片段了。在引导学生分析白杨树的特点的时候,于老师将课文的范围聚焦到3—14段,并且指明有一个词可以概括。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朝着一个大体一致的阅读目标努力,目标相对集中后,精确度必然会大大提高。
让我想到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也是圈定阅读范围,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答题。当然,这是一个训练过程,训练学生的阅读敏感度和答题敏感度,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在这一环节,于老师“搭桥架梁”让学生感悟“高大挺拔”和“高大挺秀”的区别,抓住“秀”字引出“外秀”和“内秀”,体会白杨的高贵品格。
接下来于老师将目光瞄准“又沉思”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分析这位叔叔两次沉思的内容,从白杨的品格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使学生充分领悟了这一课明暗两条行文思路和借物喻人手法的高妙。让学生在发现、探究和寻找中收获更多。
三、活用技巧,造段练习(迁移训练)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是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白杨特点的时候抓住两处关联词进行训练。
书上的要求是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此时于老师将迁移训练升级,由“造句”提升到“造段”,并且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一些场景设定,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进行“造段”练习。在于老师的指点下,学生更是联系实际顺利完成了迁移训练。
于老师当堂评改,或激励,或修改,或补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之前一环扣一环的铺垫,对“以物喻人”的写法也理解的更深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