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本课中,于老师是怎样教学“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的?
于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于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提出了:”白杨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写白杨?“”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树?“这三个关键的核心问题,这既是学生的疑惑,又是学习文本的路标,教学就应当从这里切入。接下来,于老师在整节课的学习中或点拨、或示范、或质疑,这些看似自然、平淡的指点,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断加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便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
1. 由浅入深,理解文本
在三个问题的呈现上,于老师是做了难易处理的,且用不同的问号做了有效提示。三个问题之间的衔接处理,于老师做得非常好,自然结合,不露痕迹。
“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树?”这个问题难度并不大,学生借助读文就得以解决。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于老师也做得很扎实,为后面教学”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节课,于老师直接切入第二个问题:白杨树有什么特点?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于老师做出提示,引导学生找关键词来概括白杨树的特点。
我们经常叹服于于老师课堂处理的巧妙,也知道这源于于老师备课备得扎实。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首先要知道把学生引到哪里去,正如我们平常所说,课堂就是打靶,必须目标精准,而于老师的有效指导就像是在眼睛与靶子之间架设了准星,目标集中,精准度高。所以于老师的语文课总是上得明明白白、干干净净,使人一目了然。
在这样清晰明了的引导下,学生很快便找到了概括白杨树特点的关键词“高大挺秀“。在继续读课文的过程中,于老师又要求学生把“高”“大”“直”三个字画下来,并板书在黑板上。借助这三个字对白杨树的特点又进行了更全面的总结。
“高大挺秀“的”秀“字,本不是一个十分显眼的字眼。可是于老师却凭着对教材的挖掘和教学的敏感抓住了它,由此引出了文本学习的第一次突破,引出了”内秀“与”外秀“,此处学习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于老师的教学智慧所在。
2. 抓住“秀”字,对比学习
在于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知道了白杨树又高又大又挺,从而引出“高大挺拔”和“高大挺秀”,让学生在质疑对比中了解白杨树的内在美。
学生通过对比很快就明白了作者之所以说白杨树美,不是因为它的外形好看,而是它给这茫茫的荒凉戈壁带来了希望和生机。所以,白杨树的美不是外秀,而是内秀。
3.深化理解、揭示品格
第二个问引申的基础上,于老师引出第三个问题:白杨树有什么高贵的品格?让学生通过读文寻找答案。我们注意到,整节课于老师都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以读代讲的方式层层深入,完美地阐释了“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第十四自然段,找到了最能体现白杨树品格的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于老师板书句式:哪儿……哪儿 …… ,不管 ……不管……总是。学生读完后,于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十分动情地将这一节背诵出来。学生们静静地听,教室里气氛庄重。
于老师课堂上细节的处理很值得我们学习,于老师动情地背诵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础,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老师的备课功。
由“外秀“升华到”内秀”,再由”内秀“引申到”品质”,条理清晰、层层深入,这样的引导和学习,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又为“以物喻人”写作手法的引出和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4.读写结合,升华主题
了解了白杨树的特点,于老师又移动阅读视点,引导学生关注之前板书的问号,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是单纯写白杨树的吗?这个问题是文章主旨深华的关键所在,但如何引导,以何处为突破口,于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从小处突破,以小见大。
于老师先抽生读最后一节,并抓住:“又陷入沉思”中的“又“字,让学生交流,通过前后对照知道了文中的爸爸有两次沉思,第一次是在开头:“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于老师抓住第一次深思,引导学生想象,文中的爸爸第一次沉思在想什么?学生得出结论:想白杨的特点和品格,同时也在想自己。对比学习,文中的爸爸最后沉思又在想什么?通过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学生知道了是在想小白杨树。这个时候就是理解课文,引深内容的关键时候,于老师再问:他到底在想什么?学生通过再次思考,明白了他是在想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在新疆生活,最终由树引到了人。
这样层层递进的铺垫式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明白了课文是明写白杨,暗写人,这就叫以物喻人。
最后就是写话练习。我们知道运用是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联系现实,顺利地完成了举一反三的迁移。“造段“练习,把读与写完全融为一体。这是于老师的高明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