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天: 第48讲、十九世纪德国文学
第49讲、十九世纪德国文学、俄国文学
第50讲、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再谈
第51讲、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续谈
第52讲、十九世纪波兰文学、丹麦文学
十九世纪德国的文学成就逊于英法,德国战败后的爱国与自尊情绪在文学作品显露无疑。浪漫主义诗人有蒂克,施莱格尔,诺瓦利斯,在他们的作品中,激发出来的爱国情怀影响了亚宁,格雷斯,布伦坦诺等,继尔由浪漫主义诗歌转向写实主义,更多描写现实生活,所以,在德国的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时期是相结比较短暂的。在小说领域,富凯,霍夫曼,赫林是三位代表人物,由他们的作品讲到了悲观主义,木心认为“悲观主义是一个态度,是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得不到快乐,很快乐,这就是悲观主义“。想到自己平日里素喜说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认为什么事情都是往坏了想,看不到希望,看不到积极的一面,这样就是悲观主义,错了,悲观却能感受到快乐才是悲观主义,我们充其量不过是心情不好而已。回到德国文学,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精髓是以韦伯,马契尼等为代表的歌剧和歌曲。在”少年德意志“之后,写实自由的文学运动产生了海涅这位浪漫主义的儿子。他的作品在艺术与理想之间,既能面对现实,亦充满梦想,诗集《歌集》充满世俗的事物,到后来的《北海之歌》才写得越来越真挚,“艺术,是光明磊落的隐私”,讳莫如深的隐私如何能光明磊落的嵌于文字中确实是很高的艺术,把不能说的讲的通通在诗里讲了说了。在他们的诗作中有人格,作者独有的人格。木心先生评论海涅,说他是无祖国的,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的,海涅的散文,飘逸洒脱,机智雄辩,哲学论文,游记杂感都是极好的文章。
十九世纪德国的小说,分主观的,以古茨科《精神的骑士》为代表,另一部分是客观的,以伊默曼《奥皮霍夫》为代表。德国的小说很多,但总起来说不如戏剧,瓦格尔是最为我们所熟悉的,另两位是黑贝尔,路德维希。瓦格纳的乐剧,音乐相较对白来说是出色的,他最好的作品是《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法尔》,半音的写法影响了后世,他的乐剧真挚深沉,炉火纯青,在晚年尤为出色。黑贝尔认为戏曲不应该仅限于外在,而应该是灵魂的运动,路德维尔略逊于前两者。在此,木心先生提出了读出的秘诀“看书中的那个人,不要看他的主义,不要找对自己胃口的东西,要找味道”,但味道不正是合自己胃品的东西吗?不明白。他解释在伟大的作品中,抽离了时代的特征才会得到时空的自由,尼采,曹雪芹都 这些方面的大家,他们两个作品中看不出所在的年代,也因此充满想象的空间,作品的流传也会更广。豪普特曼的《沉钟》是对我们“五四”影响颇深的一部作品,象征主义的剧本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的状况而大行其道,如今看来,不过如此。木心先生另介绍了其他德国的作品,引申到中国,西主的文风对中国的影响,就象是西方军大衣,“派克”大衣进口中国一样的现象,儒家的思想造成了中国自古至今的潜意识思潮,大都有着奴性的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独立的。十九世纪德国有小说总的来说还是兴旺的,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注意个人的品质,不要随文学大流,在五四期间流传的那几本德国文学著作消失迨尽便说明了这个道理。
俄国的文学历史不长,便天才倍出。茹可夫斯基是开山鼻祖,将浪漫派诗人,拜伦,席勒等引进俄国。普希金被公认是俄国文学的太阳,他生来就是诗人,小时阅读广泛,在初期模仿别人的作品,后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喜欢拜伦,从不避讳对拜伦诗的模仿,好政治,参与政治,这是木心先生不赞同他的地方,但,他的诗并不是政治诗,没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毕竟政治诗时过境迁会消亡,由此也可以看出,即使他对政治的热爱也无损于他的诗的热情与传世。普希金主张用简练的文笔来写诗,用小贬大褒的方式赞扬拿破仑,在《欧根奥涅金》的艺术性达到了顶点,史笔与文笔的不同也在此有体现。史笔侧重于准确,标准的,文笔侧是艺术的,自由的,普希金完美的结合了两者,所以很艺术。
莱蒙托夫的长诗《诗人之死》轰动整个俄国,他对生命的厌烦使他跳出了现实,上升为更深的心灵层次,对整个人类,对人生的绝望,这是他生命中本能的层次,不需刻意即在作品中体现。莱蒙托夫的抒情诗和小说都有着悲剧的灰暗的氛围,在压抑的感觉下更能体会作者的心境。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先河,另有《外套》《多钦差大臣》更是名篇。同期的格里鲍耶陀夫与冈察洛夫都是极有名的小说家。此后,俄国文学的黄金时期光临了。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烟》《前夜》译本均很多,他密切的反映了他的那个年代,是悲哀的,对农奴制的抗争影响了他的情感,他是艺术家,是艺术的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笔触自然,他自尊,自救,在中国是不了解陀氏的,他奉农民为上帝,有着上下两个层次的悲观,他的其他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双重从格》等等都是为我们所熟悉的。他用心灵的丰富来写人物,用间接的经验控制着情节与场景,是真正的艺术,与中国的同吃同住却写出完全不知所以然的作品的那些人来比较是何等的高超。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间跨度大,场面设置也是极宏伟,大结构,从容不迫,但木心先生认为人物的描写的所欠缺。直至《安娜卡列尼娜》才写出了极出色的安娜这样一个人物,安娜安放了作者内心的幽秘情愫,列文则是正面描写,大谈社会心革与宗教信仰,也是作品不能缺少的部分。托尔斯泰最后的作品是《复活》笔力重,讲究,一定要找来再看一遍。
俄国的戏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适合舞台剧,故事不新奇,情节不错。俄国文学的“为人生而艺术”被中国左翼利用,造成了既不是为人生也不是为艺术的局面,用木心先生 的话说“是政治挂帅,为一个人,为独裁”。俄国文学的蓬勃发展,除三位大师外,又出现了高尔基,契诃夫,柯罗连科,安德烈耶夫等 人。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说是青少年的教科书,说实在,我读这三部曲时是没有很深的体会的,即便在现在也一样,高尔基囿于思想,修养,经历等,无法写出需要极深厚功底的长篇。巡德烈耶夫《往星》《黑面具》的灰调子已无法获得更多人的欣赏。当然,俄国的文学那么兴旺,我们却知之甚少,中国的文学与世界不同步,不会浪漫,也无法写实,“中国的近代文学:琳瑕满目,一篇荒凉!”极准确的定位。
波兰的文学只存在于十九世纪,乱世出英雄,波兰在奥匈帝国统治时,混战不断,被瓜分,此时,出现了密茨凯维奇,是波兰的文学的始祖,他的诗见解广阔,但他的诗知之甚少,斯沃瓦茨基,克拉辛斯基,三位诗人,都是爱国爱美爱神的浪漫主义者。显克维奇笔力很强,功力也强,他的作品《你往何处去》获诺贝尔奖。十九世纪的丹麦文学也是浪漫主义风糜一时,有“斯堪的纳维亚诗王”之称的欧伦施莱厄,有巴格森,英格曼,安徒生。后者的童话长幼皆有可读性,读他的诗,游记都 是一种享受。《十九世纪文学之主潮》的作者勃兰兑斯,他的贡献在于唤醒了丹麦,播下了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丹麦文学的发展。他是丹麦的大批评家,是一代宗师,而中国,却是什么也没有,不能不令人反思。
纵观俄国从茹科夫斯基到勃洛克,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这一百二十年:古典浪漫的时代(当然是普希金),现实和写实的时代,象征和唯美的时代——和世界各国是同步的。但慢了一步,这是劣势。但在古典浪漫时期,因普希金、莱蒙托夫,而有了优势;到写实时代,出陀氏第一、托氏第二、屠氏第三,占尽优势,至今想来心跳不已、崇敬不已,至今见到俄国人,给他几分面子;象征和唯美主义,他们不及欧洲,没有尺寸大的人物。 中国,和世界不同步。中国不会浪漫、唯美,给唐宋人浪漫、唯美去了。写实倒是有过了,但鲁迅、茅盾、巴金,才不如陀氏、托氏高。鲁迅的诗和哲学的底子不够,写不成长篇。
极精确的总结了俄国十九世纪文学的发展,并对比中国,指出了问题所在。
2018.2.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