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一个决定或采取一个行动,是思维做出的决策。影响思维决策的,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感性和理性。为了方便理解,把此二者对决策的影响称为决策建议,分别是感性建议和理性建议。当感性或理性向决策提交建议时,思维会审核它们提交的建议,考虑是否执行。
通常,决策建议始于感性。感性直接关联着欲望,因此感性可以称作是欲望的代言人。欲望代表身体的需要,它们总会不断的出现,并且要得到满足,否则,身体就会出问题。比如,饥饿是一种欲望表现,当感性接收到饥饿信号后,就向思维提出‘进食’行动的申请建议。
然而,感性的申请能否得到执行,还要得到理性的判断,这个过程就是建议审核。如果理性同意执行,思维就会把感性建议转变成决策,执行满足欲望的行动。如果理性反对感性提出的建议,思维就会在执行请求和反对执行之间权衡,直到有一方以绝对力量胜出。比如,突然想放屁,但考虑到在电梯里,于是理性提议忍一会儿。
我们可以看到,理性并不像感性那么直接,会考虑的更加全面一些。
理性也会提出决策建议。比如,理性提议‘不能总玩游戏,该学习会儿了’。这时需要感性来审核这个提议。如果感性对‘玩游戏’的欲望不是很强烈,而理性建议又很强烈,思维就会做出‘停止打游戏,去学习’的决策。如果感性对‘玩游戏’的欲望强烈,感性和理性就会在思想里发生冲突。我们把这种不能产生决策的激烈冲突称为‘纠结’。
如果欲望极其强烈,感性输出的决策建议甚至可以遮蔽理性的反对声音,表现为似乎是思维无视理性。这时,人会做出非理性行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是罪恶。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思维内部感性和理性较量的结果。
由于感性更接近欲望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动物性本能’;而理性则是使我们成为一个有理智的人。小孩是感性的,随着成长,理性逐渐的成熟,理性在决策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倾向于理性的决策成分越来越重,比如,一些国家的议会采取下院和上院制度。下院代表社会的欲望,来自广大社会民众的需求。上院代表社会的理性,考虑国家的重大事项,长远发展。
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有感性、理性的区分,只是有些含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表达中看出这一点。同样,通过用感性、理性去解读过去的经典,可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比如,孔子所说‘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用感性和理性的区分来理解,这句话是在说,人的欲望相似,于是在感性上都是差不多的。然而,人与人之间在理性上有所不同,导致理性对欲望的制衡程度不同,进而导致在做事方式上差距很大。又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表示一个人做事情,如果不是通过理性全面考虑,而只是一味地跟着眼前的感性需要行事的话,他必定要遭遇麻烦。这一点和佛学‘凡夫畏果,菩萨畏因’的意义接近。‘凡夫’只注重结果,而‘菩萨’却注重形成结果的过程。比如,‘凡夫’平时不锻炼身体,却总是恐惧身体坏了;‘菩萨’考虑的是平时要锻炼身体,防止身体衰退。用理性和感性解释是,‘凡夫’指的是感性主导思维的人,‘菩萨’指的是理性主导思维的人。‘凡夫’只考虑欲望是不是得到满足,‘菩萨’则是全面考虑达成欲望满足的条件,所以,我们古人才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说法。比如,小孩上学,‘凡夫’家长只关心小孩的考试成绩,考好了,就高兴,给予奖励,没拿出一个好成绩,就生气,会通过揍上孩子一顿来解自己的气;‘菩萨’家长在平时就关心小孩的学习状况,能够及时做到教导和调整,对考试成绩反而不很看重,因为决定一个偶然结果的因素太多了,随缘吧。工作上也是,比如做一个项目,‘凡夫’关心的是项目完成情况,他的心情受制于项目结果状态,如果完成的好,就开心,如果暂时看不到结果,就开始恐慌。‘菩萨’在项目启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我们有没有实力来做这个项目,而后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考虑如何实现目标,包括设计可行的方案、思考可能遭遇的困难、做好遭遇障碍的备案、解决意想不到的难题等促成实现目标的条件,而至于那个期待中的结果反而不会过度在意,因为,他知道,那结果只在于因缘和合,在各个条件满足后自然就会出现。
网友评论